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随”“入”两字用的很精妙。请简要分析这两字好在哪里。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怜 2.示例:“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3.示例: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 【解析】 1.此题抓住“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可知与“仍怜故乡水”有关,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诗人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产生思乡之情。确定答案是“怜”。 2.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3.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本文作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______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怪者也 ___________       (2)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请你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5.“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冥,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查看答案

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根据对联常识,试着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_____,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4)白居易《卖炭翁》中用复杂矛盾的心理描写,表现普通劳动者在艰辛的生活里依然有美好期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开篇借色彩明丽的景物来委婉地表达离别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一文中,既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又抒发了作者愤慨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挂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真诚是什么?真诚是百花园中娇艳的花儿,一朵朵散发着春的生机与绿意。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的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生的伟岸与执着。我爱真诚,①爱它如外断桥边竹篱般清静;②爱它如小桥流水般淡薄;③爱它如梅兰竹菊般高洁;④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

(1)“苍穹”中“穹”的读音是__________

(2)请根据拼音,填写汉字:“_______外断桥”。

(3)“爱它如小桥流水般淡薄”句中的_____字应改为______

(4)语段除了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以外,还使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5)仿照①至④句的句式特点,再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注释:① 取:为、治理。② 为:指有为,靠强力去做。③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④ 天下神器:天下,指天下人。神器,神圣的物。⑤执:掌握、执掌。⑥无为:顺应自然而不强制。

1.这段文字,选自老子的名著《________》。

2.本段文字体现了老子的哪种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