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见修竹数千株/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其中有茅屋/其翼若垂天之云
C.心窃乐之/盗窃乱贼而不作 D.静坐久之/渔人甚异之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3.说说作者游江时悟出了一个什么哲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凄神寒骨 (3)不可久居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小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C.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则说明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D.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依次写了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远望小石潭的水源,观察小石潭里的游鱼,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书·尧典》中说“协和万邦”,《易·乾卦》中有“保合太和”。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和蔼、和气,即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调和,调和的原意是指调和音乐或调和味道,后人把“调和”引申为化解一切矛盾的方式;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是指结束一切纷争甚至战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见贤思齐 和为贵 智者 知书达理 仁作贤 君子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2022年,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覆盖全市超过1000所以上中小学。(删去“超过”或“以上”)
B.佛山木版年画采取了佛山剪纸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乡土气息浓厚,艺术风格鲜明。(“采取”改为“汲取”)
C.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教育局”调到“为了”之前)
D.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
B.登上皂幕山的山顶,就能目空一切,所有景物尽收眼底。
C.看着倾泻而下的水柱,听着振聋发聩的声音,我被它的气势震撼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D.近日,高明智湖公园的向日葵灿烂盛开,游客们纷至沓来。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只定期qiānxǐ(_______)的大雁,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2)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xuānhuá(_______)着扑向山下。
(3)当它jiáránérzhǐ(_______)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bùkěè(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