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穿过时间的老树 王福雁 ①时间像是有重量,一点点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变得沉稳了;一...

    穿过时间的老树

王福雁

①时间像是有重量,一点点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变得沉稳了;一点点加在这棵杏树身上,它变得老枝弯曲,横斜有致。

②堂哥6岁那年,把一棵细小的杏树苗栽在院子南墙下。一年年,树苗长大,开花,结果,今年这棵杏树已经55岁了。

③那时,爷爷奶奶、大伯二伯和我们同住在这个大院子里,光我们这一代年龄相仿的孩子就有十几个,整天热热闹闹一起玩着长大。

④我读初中时,它正值青春,风华正茂。近6米高的树干,枝杈旁出,树冠丰满。每年春气刚动,暖风初起,树枝上就冒出深红的花蕾,不久花蕾就绽出一串串粉红色的花朵,满院子飘着甜丝丝的香气。到了初夏,树干挺拔起来,每一片树叶都精神得发亮,从花落果出到青杏的小脸儿涂上红色,用不了多长时间。红红的杏子继而缀在它年轻的枝杈上。杏子见阳光的一面红红的,另一面黄黄的,咬上一口,酸酸甜甜。虽然还不到最成熟的时候,但这时却最美。

⑤小时候,这棵树是我们的乐园。满树甜杏是我们的最爱。杏还没熟好,我们已迫不及待,总是趁大人不注意就摘一小兜,躲到一处几个人分享。一天晚上,父母不在家,伯伯家的兄弟姐妹聚到我家,我们压制着兴奋的心情等着其他几间房里的长辈休息。一间间屋里的灯终于关了,我们几个蹑手蹑脚来到树下,几个爬树,几个在树下指挥。树上的把衣襟撩起,不一会儿就摘了几大兜,跑回屋里,哗啦啦倒在炕上,鲜艳的滚动的杏子碰撞着我们雀跃的心,我们边吃边兴奋地说着刚才的各种紧张和慌乱。

⑥杏树不只给我们捧出果实。平时,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它是我们说话的地方。大人忙于生活,很难注意到我们的心情,有事就和同伴说。靠着树枝,似乎有一份依靠。有时,兄弟姐妹打架,一个在前面跑,另一个在后面追,非要把对方追到树上为止。有时追到树上还不罢休,双方还要在树枝间腾挪几番。

⑦对我们来说,这棵树是伙伴。我们在树下奔跑,树上追逐,打打闹闹,就这样和它一起成长,度过了我们的少年时光。

⑧花落花开间,我们长大了。大伯、二伯相继搬出院子,在别处盖了新房,只有爷爷奶奶和我们家还住在这里。院子比原来小了,而我们也从这个院子走向更大的世界,读书、工作,走到天南地北,落地生根。兄弟们顶门立户,开始全新的生活;姐妹们远远近近,结婚成家。院子不像原来那么热闹了,而这棵树,一直在院子里守望着。

⑨几十年,院子的面貌变了又变,房子从土坯房到砖石房到现在改造后的新房,地面从黄土地到现在的水泥地和石板路,院里从到处堆放的农家杂物到现在每到夏秋欣欣向荣的瓜果和花草。这棵树在南墙下,静静地撑出一片风景,给院子增光添彩。

⑩上次回家,堂哥的女儿领着2岁多的孩子回娘家,我们在杏树下闲聊。我抱起小孩,他的小手正好能摸到低处的树枝,粉白的小手触碰着粗糙的枝桠。那时,杏刚吃过,只有高处还零星挂着几颗。我想办法摘下几个放到孩子手里,他感觉新奇有趣,一点儿也不急于放到嘴里。我想,这些甜杏在他眼中,与我们那时完全不同——在我们眼里,它是最重要的美味,而对他们来说,可能排不上号了吧。

⑪新一代是这棵树见过的第五代人,他们的生活与这棵树联系微弱。他们不会在树上树下嬉戏,因为他们有那么多更好玩的游戏;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盼望它结果,因为他们有更丰富的零食。

⑫当年,当堂哥在清贫中怀着热望栽下这棵杏树时,怎么能想象几十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老杏树不是孩子们的念想了,如今,它成为装扮新生活的风景。

⑬时光雕刻着我们,雕刻着这棵树,它被雕刻得老枝交错,横斜有致。现在,它依然每年如期开花结果。老树新花无丑枝,那花那果依然是那时模样。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以杏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节点

杏树的故事

小时候

(1)

我们长大了

(2)

如今

杏树成了装扮新生活的风景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鲜艳的滚动的杏子碰撞着我们雀跃的心,我们边吃边兴奋地说着刚才的各种紧张和慌乱。

(2)这棵树在南墙下,静静地撑出一片风景,给院子增光添彩。

4.文章以“穿过时间的老树”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1.(1)杏树是我们的乐园(杏树为我们捧出果实,听我们诉说心事)(2)杏树一直在院子里守望着(杏树为我们守望家园) 2.示例1:“小时候爷爷奶奶、大伯二伯和我们同住在这个大院子里,光我们这一代年龄相仿的孩子就有十几个”与“后来大伯、二伯相继搬出院子,我们从这个院子走向更大的世界”作对比。通过对比,写出院子里人事的变化,突出杏树默默守望着院子、守望着我们的品质。 示例2:“小时候杏树是我们的乐园”与“如今老杏树不再是孩子们的念想”作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时光流逝和时代变迁的感慨,表达我对老杏树的依恋。 3.(1)碰撞,意为相碰相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摘杏子带给我们的喜悦与欢乐.(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杏树给院子增光添彩以及对家园的守护。 4.①运用拟人手法,用“穿过”一词把老树写活了,吸引读者。②“老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全文围绕“老树”组织材料。③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杏树从树苗长成老树,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老杏树的赞美和依恋。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小时候,这棵树是我们的乐园”“院子不像原来那么热闹了,而这棵树,一直在院子里守望着”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 此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小时候这个院子住着很多人,孩子们热热闹闹地玩着长大,后来大家陆陆续续搬离院子,因工作、学习、结婚走到天南地北。通过这二者的对比,突出杏树一直在院子里守望着,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他们不会在树上树下嬉戏,因为他们有那么多更好玩的游戏;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盼望它结果,因为他们有更丰富的零食”也是一组对比,通过不同年代的孩子对杏树感情的对比,突出“我”对杏树的喜爱与留恋。 3. 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1)“碰撞”是一个动词,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摘杏让我们兴奋不已,我们完全陶醉在拥有杏子的喜悦之中。 (2)“撑出”是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杏树的姿态,它几十年来默默守护着这个家,使这个院子的风景更加优美。 4. 此题考查标题的妙处。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穿过时间”与“老树”联系在一起,让老树变得有感情,非常新颖别致,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老树”既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老树在院子里生长了几十年,它看到了这个家庭的变迁,寄托着几代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老树的依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青少年切勿吸烟

李禾

①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今年的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其宣传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②我国青少年吸烟问题不容忽视,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初中生吸烟率超过6%。青少年吸烟会立即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还会加速其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由于尼古丁具有强致瘾性,80%的青少年吸烟者步入成年后会继续吸烟,难以戒断。“吸烟的人,脸色容易发灰、发暗,这是由于体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刘宏炜强调,吸烟致病是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人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却为时已晚了。

③而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被打扮得新潮时尚,如有水果口味、泡泡糖口味、巧克力口味、奶油口味,包装上有卡通、酷炫的图案,以此吸引年轻人。大部分电子烟由含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三部分组成。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丙二醇等变成蒸汽后吸食。

④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发布的“电子烟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电子烟烟油含尼古丁、有机溶剂等,经加热后形成的烟雾含有多环芳香烃等多种有害物质,可损伤全身各脏器,甚至致癌。

⑤世卫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⑥“电子烟面世至今不过十多年,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对健康有危害。烟草依赖就是尼古丁依赖,电子烟具有强尼古丁致瘾性,没有抽过烟的青少年吸过电子烟后,更容易成为卷烟消费者。”甘泉质疑道,目前,电子烟没有产品质量标准、实验室数据,到底包含多少种物质,究竟有什么物质都不太清楚,这样一个产品,为何允许它进入市场公开销售?

⑦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时国朝表示,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也缺乏生产标准和行业监管。应明确电子烟属性和定位,制定电子烟行业标准,对电子烟制造销售全程监管,杜绝向未成年人兜售电子烟。

⑧针对“吸烟者比不吸烟者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说法,世卫组织发表声明称,目前没有足够的信息证实烟草或尼古丁对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有任何关联,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⑨一项对1099例新冠肺炎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出现严重症状的173例患者中,16.9%的患者正在吸烟,5.2%的患者曾经吸烟;需要机械通气、进入ICU或死亡的患者组中,25.5%的患者正在吸烟,7.6%的患者曾经吸烟。相比之下,没有这些不良结果的患者组中,占比分别为11.8%、1.6%。

⑩“一个干干净净的肺,为何非要吸入一些东西?吸入后,怎么会更安全呢?”刘宏炜强调,任何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在中国,投入控烟的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该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提高烟草税、增加烟包图形警示等国际证明行之有效的控烟政策制订中。

(选文有删改)

1.对烟草危害的概述,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青少年吸烟会立即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还会导致成年后慢性病的加速发生。

B.尼古丁具有强致瘾性,因此,青少年吸烟者步入成年后都会继续吸烟,难以戒断。

C.电子烟加热后形成的烟雾含有多环芳香烃等多种有害物质,会有致癌的风险。

D.感染新冠肺炎后,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从传统烟草、电子烟以及针对新冠肺炎吸烟者的感染情况分析说明吸烟的危害,条理清晰。

B.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电子烟,并告诫青少年电子烟具有强尼古丁致瘾性,对健康有危害,它不是戒烟手段。

C.文章使用了列数字、作诠释、引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烟草的危害,内容充实。

D.我国投入控烟的人力和物力有限,应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提高烟草税、增加烟包图形警示等控烟政策制订中。

3.假如你身边有同学吸电子烟,你该如何劝说他?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

 

查看答案

    昨游江上,见竹数千株,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竹数千株/盖简桃核狭者为之 B.中有茅屋/翼若垂天之云

C.乐之/盗乱贼而不作 D.静坐久/渔人甚异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3.说说作者游江时悟出了一个什么哲理。

 

查看答案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潭中鱼百许头   (2)神寒骨      (3)不可久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小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C.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则说明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D.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依次写了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远望小石潭的水源,观察小石潭里的游鱼,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书·尧典》中说“协和万邦”,《易·乾卦》中有“保合太和”。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和蔼、和气,即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调和,调和的原意是指调和音乐或调和味道,后人把“调和”引申为化解一切矛盾的方式;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是指结束一切纷争甚至战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见贤思齐 和为贵 智者 知书达理 仁作贤 君子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2022年,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覆盖全市超过1000所以上中小学。(删去“超过”或“以上”)

B.佛山木版年画采取了佛山剪纸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乡土气息浓厚,艺术风格鲜明。(“采取”改为“汲取”)

C.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教育局”调到“为了”之前)

D.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