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打 ①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②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

   

①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②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的毛票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每天上学时,我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

③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把他的头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

④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

⑤父亲知道后,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的,毕竟我有前科。他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板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就又噼里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然后父亲就拿手在我脸上轻轻摸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坐在院落里,孤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⑥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亲没打我。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偷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

⑦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⑧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一样,把脸到了一边去。

⑨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

⑩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感到那样安慰和幸福。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1.父亲一共打了“我”几次?每次都是因为什么打“我”?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品析第③段和第⑧段中两个加点的“扭”字的表达效果。

(1)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

(2)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一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

3.你的同学们对父亲的“打”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做适当的阐述。

同学A:这个父亲有些粗暴,他教育孩子主要靠“打”。

同学B:“打是亲,骂是爱”,父亲的“打”,其实就是爱的表现。

同学C:只有经过多年,作者才能明白父亲的“打”是一种安慰和幸福。

我的看法和阐述:

 

1.两次。一次是七八岁时,“我”因为偷钱买烧饼吃又不承认而被父亲痛打;另一次是10岁以前,“我”因为被父亲误解偷了人家的卖瓜钱而被父亲痛打。 2.(1)“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但“眼里含着的泪”让我们窥见他严厉外表下的内心世界,那是对儿子的心疼,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2)这里的“扭”也是一种掩饰,“我”想掉泪,是因为父亲的话触动了“我”的内心,“我”为父亲的老去感伤,也为自己欺骗了父亲感到自责和愧疚。 3.示例一:父亲的“打”,的确是爱的表现。父亲打“我”,是因为“我”犯了错误。从“半夜把我摇醒”这一细节中可以读出,父亲是多么希望“我”没有偷窃;从父亲“眼里含着的泪”“轻摸我的脸”等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怜爱和他的自责。所以,这是迫不得已的“打”,是让“我”好好反省的“打”,是充满父爱的“打”。示例二:我认为“打在儿子的身上,痛在父亲的心里”。父亲痛打儿子后眼里的泪水,半夜里独自坐在院子里的身影,都表现了他对儿子的疼爱,作为父亲所承受的重压。所以,父亲打“我”,对他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呢。 【解析】 1.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打我的故事。根据“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概括得出:第一次因为“我”拿了父亲的钱去买烧饼,被父亲打;根据“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概括得出:第二次是因为父亲以为“我”偷了别人家的钱,所以打了“我”。 2.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扭”是转过去的意思。第三段的“扭”结合“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分析,“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不忍心看到儿子的“脸”,是一种心疼的表现,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第八段的“扭”结合上文“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分析,指的是父亲表达自己对儿子送的刮脸刀的喜爱之情。而事实却是这把刮脸刀是“我”偷的别人的,根本就不算是“我”的东西,把“偷来”的东西送给父亲做礼物,这件事是彻底的一种欺骗,作者觉得很羞耻。这种自责和愧疚让“我”难以面对父亲,所以我“扭”过头,是另外父亲用这把刮脸刀很多年,还说“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我”对父亲的变老而感到悲伤。“扭”表现出自责和愧疚。 3. 本文中父亲的“打”是爱的表现,表现出深沉的父爱,但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我”才能懂得。题干中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生活感悟进行作答即可。结合文本内容阐述看法即可。如:父亲的“打”对“我”而言是一种安慰和幸福,但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懂得。年少的“我”并不能理解父亲的“打”,只有“活到今天”,“我”才明白这是对“我”的爱和教育,能消除“我”内心的不安和自责,能给“我”带来心灵的安慰,人生的幸福。所以,作者在文章末尾反复强调父亲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⑴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⑹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⑺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⑻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⑼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从“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⑽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纸,写下了一篇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

⑾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⑿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⒀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⒁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⒂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⒃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1.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

(1)季羡林先生:

(2)冰心老人:

2.第⑩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3.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请结合第⒂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

4.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你打算怎样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着笔”?

 

查看答案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手版归,将弃官,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媚人,吾不也。”逵悟,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狱:这里指案件。③转运使:官职名。④手版: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事项。 ⑤仕:指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     (2)亭亭净   (3)乃手版归   (4)将弃官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3.(甲)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乙)文中周敦颐__________的事例体现他不同流合污、正直不苟的君子品格。

 

查看答案

直接或根据理解及出处提示,在空白处填写恰当诗句。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5)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6)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7)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查看答案

选出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结尾一句写作者登临泰山极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

B.诗中“钟”字为“聚焦”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现作者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达诗人赞美之意。

C.“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常识及名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C.《骆驼样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

D.《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