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和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题目的...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和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一种动物名称;②中心突出,详略得当;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范文: 我和大花猫 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但它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 这只猫长得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细。      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      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      有一天中午,我实在看不惯它那懒洋洋的样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着柳枝,冲进屋子训了它一顿,它好象听懂了,灰溜溜地出去了,我跟着它到了外面,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   “懒虫”也非常调皮,一天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抄用一下门口的对联,就出去看了看。回来后,看见“懒虫”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地啃我的笔,我火冒三丈,使劲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给你来点厉害的,我把大伯叫了过来,大伯一下子把懒虫赶到了地下,这一下子“懒虫”好象摔得不轻,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过来”,我心理暗自高兴:“哼!小样儿,跟我玩,你还嫩点!”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地一下钻入柜下,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柜下传来吱吱的惨叫。仔细一看,大花猫的嘴里多了一只肥大的老鼠。  这时懒虫翻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迈着优雅的步伐四平八稳地走了出去,示威似的。      原来,奶奶家的花猫,懒惰,调皮,但关键时刻还不失“英雄本色”!我以后再也不叫它“懒虫”啦! 【解析】 这是一则半命题作文。1.审题与立意。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一种动物,可以填猫、狗、鸡、鱼等常见动物,也可以填自己喜欢并研究过的某些不常见的,如老虎、狮子等,还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昆虫,都符合要求。无论填什么,都要有事情可写才行。通过对我和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来表现对动物的喜爱或者与动物间深厚的感情。注意“我”和“动物”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2.选材与结构。本文适合于写记叙文。可以从真实生活中寻找事例进行描写;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他人与动物间的故事,转化成自己的故事;还可以写想象作文:你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切记想象时要遵循生活实际。写作时,可以把动物当作人来写,适当地进行肖像、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这样可以把动物的形象表现得更丰满更立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铃声:闹铃声、门铃声、电话铃声,校园里的铃声、车站码头的铃声、剧场影院的铃声……铃声,无处不在,可能带给你难忘的记忆,还可能带给你无穷的回味……

请以“铃声响过之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

2.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因往

(2)亦不能有所中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3.文中“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中两个“喜”分别有什么作用?

4.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请系好鞋带

罗安余

①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②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③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④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⑤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

⑥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⑦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⑧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⑨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⑩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

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

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为什么母亲在“我”向她哭泣的时候要“我”先系好鞋带?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文章结尾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一)(共16分)

阅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⑤“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⑥“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⑦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⑧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⑨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⑩“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选文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写了哪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具体说明选文第①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4.“我”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拒绝回答“我”的疑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