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 年第3期,有删改)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4.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 用柳条营救花蝴蝶; 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2.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 纯真。 3.“大沙漠”指的是 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 “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 4.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第一段“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可概括:用柳条营救花蝴蝶。2)结合第二段“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可概括: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3)结合第二段“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可概括: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赏析。1)手法判断。结合“摘、系、投”等词看出是动作描写,结合“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看出是心理描写。2)作用分析。“摘、系、投”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写出了小男孩、小女孩救助蝴蝶的过程,表现了他们的用心、努力、机智、善良,心理描写则直接写出了在孩子们心里蝴蝶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1)结合“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整个句子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比成“大沙漠”,而结合“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可看出“大沙漠”具体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2)明确要求: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即是丧失了人性的美好,展现自私冷漠的事件。示范:看见小偷偷东西视若无睹,毁坏公共设施。 4.本题考查主题和语言表达。结合“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分析,我们应该学习文章中的小男孩、小女孩,关爱自然,关爱那些弱小的生命,给予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结合“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可以分析,人应该多一些真诚与善良,少一些算计和冷漠,只有真诚与善良互相碰撞,才能温暖世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贫穷,不是她的烙印

王旭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穿的衣服明显不合体,小小地缚在身上,双肘的部位还粗糙地缝着两块颜色极不谐调的补丁。

这是河北省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连照明灯都刚刚接上不久。村民们只依靠山上零散的几颗枣树勉强维持着生存。这里的孩子,不要说读书,即使是温饱,亦是极难保障的。

看着面前一摞摞崭新的书本,女孩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阿姨,这些书和本子,都是给我的吗?”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本,语气中有怀疑。

“是的,全是给你的。喜欢吗?”我帮她理了理有些杂乱的头发,心中疼惜不已。

“真的?都是给我的?”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

“当然,我们可以拉勾。”我伸出小指,对女孩微笑。

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将细瘦却已粗糙的指头跟我勾在一起。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这时,电视台的小张拿着话筒走过来,摄影师小罗也摆好了架势准备录像。

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她把书轻轻地放回原处,小小的身子开始慢慢后退。

“怎么了?没关系的,如果不会说,叔叔可以教你。”小张走过去拉她。

她继续往后退着,眼泪也一颗颗滴落下来。

我走上前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

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电视,别让他们拍我好吗?”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但是我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不会穷一辈子的。”我的心倏地一疼。

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

我将书本放到她手里:“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回家去吧,好好读书,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儿。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腾。

车走出很远,尘土飞扬中,那个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仅仅 12 岁的女孩,教我们懂得了:贫穷,不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

(节选自《读者》2008年第19期,有删改)

1.文中女孩在接受赠书的过程中,心情几起几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她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

怀疑——_____——兴奋——____——_____——_____——欣喜

2.品味语言须从似无意处品出有意来。请对下面的两个句子加以赏析。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

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

3.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我”对小女孩说:“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莲以夏开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苑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中。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至秋早寒而不早凋,则莫名其理。今岁恭读圣制诗注,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气内涵,故花能冷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①莲以夏开:莲花在夏日开放。②圣制诗:皇上写的诗。乾隆到避暑山庄时写过“荷花仲见秋,惟应此热泉”的诗句。③名:说出。④武列水:武烈河,滦河支流。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今 岁 恭 读 圣 制 诗 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当之于上流_____________

(2)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

(3)塞外地寒_______________

(4)故花能冷也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

4.甲文告诉我们探究事理要依据实践,不可主观臆断。依照此理,分析乙文中莲花“晚开”而“不早凋”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请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这首诗揭示的人生哲理。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默写填空。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知孝道

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孝义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践孝行

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及长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