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洗心亭记 (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洗心亭记

(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远迩细大,杂然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闲,雕缕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án):回旋,弯曲。④坌(bèn):并,一起。⑤榱(cuī):椽子。⑥墀(chī):台阶。⑦虡():柱子。⑧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闻寺/数十辈 B.始予以/不到为恨

C.斯/亭之实录云尔 D.盍名之以行/乎远夫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顾__________   (2)陈__________   (3)名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2)啸侣为工,即山求材。

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1.A 2. (1)望、看; (2)呈现; (3)取名、命名。 3.(1)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 (2)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就地取材。 4.示例:“忧人”“莺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A.句意为: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根据句意来划分:天下闻寺/数十辈。原划分正确; B.句意为: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根据句意来划分:始/予以不到为恨。原划分错误; C.句意为: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根据句意来划分:斯亭/之实录云尔。原划分错误; D.句意为: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 根据句意来划分:盍名之/以行乎远夫!原划分错误; 故选A。 2.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1)句“即之四顾”句译为:登亭四望)顾:望、看; (2)句“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译为: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让人目不暇接。陈:呈现; (3)句“故名洗心”译为:所以命名为“洗心”。名:取名、命名。 3. 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还要注意句式变化,倒装句要在翻译时,把语序调整过来;如果有省略句式,翻译时,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译文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语句通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于,在;最奇处,最佳处;得,寻到。整句译为: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 (2)重点词语:啸侣:召唤同伴;即山求材,就地取材。整句译为:他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就地取材。 4. 本题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意: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美丽的山峰就平息了追求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忧人处之,百虑冰息”句意: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意思是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前者的“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和后者的“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后者更能表现作者的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

B.从词的上阙可得知,词人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C.下阕最后两句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D.全词表达词人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B.“破纸窗间自语”中“自语”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C.下阕“眼前万里江山”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从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壮志未酬的平生经历使词人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

D.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绮丽,纯用白描,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答案

给空缺处选填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阅读,                   

A.它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广袤的海洋。

B.它为你扬起风帆,引领你畅游海洋。

C.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广袤的海洋。

D.为你扬起风帆,引领你畅游海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此,在竹笛的制作过程中安装了插口,可对笛管的长度进行微调,用以抵消掉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调整音准。

②想要吹出一首悦耳动听的笛音,还与笛子演奏者的吹奏技巧、指头上的功夫有关,只有好的乐器配上演奏者好的演奏能力,才能演奏出真正美妙的音乐。

③笛子的材料影响着其音色,金属材料结构稳定,而竹子较易发生形变。

④竹笛容易受到季节的影响,夏季天气炎热,笛子管壁会膨涨,使得其内径变小,导致笛子的音准偏高。

⑤相反的,冬季天气寒冷,笛子管壁会收缩,使得其内径变大,导致笛子的音准偏低。

⑥材料的密度、弹性膜量、厚度等决定了在笛管里形成驻波的质量,所以上等的竹笛在用材上要经过精挑细选,笛身不能有任何的开裂、虫眼等缺陷,尤其表面要有非常好的光洁度。

A.④⑤③⑥①② 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⑥②①④⑤ D.③⑥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无论是驾乘摩托车还是电动车,无论是在车辆前排还是车辆后排,请您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D.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树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

B.回首纯真、快乐的童年岁月,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C.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D.自然科学领域如此奥妙,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