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3)不独子其子
(4)货恶其弃于地也
2.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馀荫,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阅读下面的律诗,完成小题。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ɡ):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3)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解读“和”字)
(1)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①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和”歌)
(2)同学们编写了一曲《“和”字歌》。
________的日子年丰民和,
________的百姓共享家和,
________的邻里亲近祥和,
________的儿女传承亲和。
你积累了一组关于“和”的叠词,①和和顺顺②和和乐乐③和和睦睦④和和美美,这些词语填入歌中,最合适的顺序是_________
(制作“和”报)
(3)同学们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请为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按要求填空。
他在社会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后更是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1)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是________,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想要知道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名著知识积累,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献丑 B.见笑 C.笑纳 D.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