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 余建斌 ①(甲)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

余建斌

①(甲)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质量为太阳65亿倍的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其“手心”。在距离这个天体5500万光年的一颗行星上,人类用巨大的望远镜接收到长途跋涉而来的天文信号,从而勾勒出这个被称为黑洞的天体模样。

②“我们捕获到了黑洞的首张照片”,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多地同时召开发布会,天文学家们欣喜地公布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这个被直接“看”到的黑洞,位于室女座星系团超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它的确像一片阴影,被一个明亮程度不一的光环所环绕。在科学家眼中,模糊而简单的暗影十分迷人,它是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透露着黑洞的许多本质。

③“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批‘看见’黑洞的人类,真幸运!”继人类在2015年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了两个黑洞的“合体”之后,首张照片成为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就像一位研究黑洞20多年的科学家所评论的,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乙)

④首张黑洞照片,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奖和回馈。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断催生着人类的探索事业。从100多年前黑洞预测的提出到50年前“黑洞”一词的流传,从100年前两支科学探险队前往非洲海岸和巴西,通过1919年的日食观测光是否会因太阳引力而弯曲,到如今“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派遣团队前往世界上最高和最偏僻的射电观测台站,去再一次检验对引力的理解,对黑洞的寻找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好奇心之旅。将照片“洗”出来,让所有人都看见黑洞,不仅能让人们欣赏到自然之美,打开对宇宙的新视角,同时也将进一步拨动探索的心弦、激起好奇心的涟漪,形成穿越时空的力量。

⑤来自遥远宇宙的信号像雷声中的蝉鸣,仅有好奇心还不足以分辨,还需要科学的智慧和执着的努力。这次观测是个难以想象的大科学计划:全球超过200名科学家参加,包括中国参与的全球13个合作机构支持,智慧地利用分布于火山、沙漠、南极点等全球8个高海拔地区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直径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每年只有大约10天的短暂观测时间,需要无比精准的同步观测和超级计算机对海量观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长达两年的“冲洗”……人类历史上的首张黑洞照片,无疑是人们用智慧和汗水在探索蓝图上画下的完美图案。

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有人形容:当黑洞照片上的光被射出时,人类的先祖还与猿猴一样在树上游荡,还不知道群星是何等的美丽,当这些光线抵达这个蓝色星球时,它们依然还是它们,而我们已经张开了探索的眼睛。看似渺小的人类,用探索之心总可以发现新的世界、做出伟大的壮举。(丙)只要像打造地球望远镜一样汇聚人类共同的力量,那些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窗口将一扇接一扇地被打开。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5日,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科学家认为暗影“迷人”是因为作为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模糊看不清更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想象。

B.第③段中认为“幸运”的原因是人类第一次看到了通过望远镜和引力波探测合成的黑洞照片。

C.第④段举了预测黑洞、观察日食、“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等多个事例,是为了体现科学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D.第⑥段首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意思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间,渺小得如海中的一颗谷粒,用于此更凸显了人类的渺小。

2.下面这句话应该放在(甲)(乙)(丙)中的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将继续伴随未来更多的科学探索。

3.阅读文章,人类是凭借什么发现首张黑洞照片的?(写出两点即可

 

1.D 2.放在【丙】处。因为爱因斯坦的话,重在强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且说的是“将伴随未来更多的科学探索”,与文末对未来提出希冀相契合。 3.(1)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2)科学家的智慧和执着的努力;(3)人类共同的力量。 【解析】 1.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 科学家认为暗影“迷人”是因为“它是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透露着黑洞的许多本质”; B. “幸运”是因为天文学家们“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批‘看见’黑洞的人类”; C. 列举预测黑洞、观察日食、“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等多个事例,是为了体现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故选D。 2. 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与探究。文中的句子是为文段内容服务的,因此的句子位置确定,要根据句子含义与段落之间的衔接连贯来判断。爱因斯坦的话说明探索生活中的未知事物是科学家们不懈的追求,与丙处“看似渺小的人类,用探索之心总可以发现新的世界、做出伟大的壮举。”对未来提出希冀的说明相一致。故而放在丙处合适。 3.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首张黑洞照片,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奖和回馈”可得: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根据第五段中的“来自遥远宇宙的信号像雷声中的蝉鸣,仅有好奇心还不足以分辨,还需要科学的智慧和执着的努力”可得:科学家的智慧和执着的努力。根据第六段中的“只要像打造地球望远镜一样汇聚人类共同的力量,那些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窗口将一扇接一扇地被打开”可得:人类共同的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敬之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为诗,所至称之,繇是擢上第斯字子迁江东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阅其文,大推挹,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文学家。 ②士林:士大夫。③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④繇(yóu):古同“由”。⑤擢(zhuó):提拔。上第:前几名。 ⑥濮阳愿:人名。 ⑦挹():提携。⑧会:正赶上,恰逢。

1.(甲)文的作者韩愈,字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美不外见/敬之识

B.不以千里也/愈

C.千里者/所至称

D.食之不能尽材/得文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用“/”给(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斯字子迁江东人。

5.(甲)文中“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分别比喻哪三种人?

6.(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喜欢文人士大夫中有才华的人),表现在哪几件事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两件即可

7.(甲)文通篇运用了什么写法?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写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________,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虽有嘉肴》)

(2)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山寺空寂之景使人内心纯净,富有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中写梅花纵使凋零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北冥有鱼》中写出即使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也并非真正逍遥,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和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分别用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四种品格。梅,枝干疏斜,暗香盈盈,盛开于百花未开之时,常被看作孤傲不群的高洁之士;兰,花香清远,多生于幽(     )之处,不因无人而不芳,常被看作只求胸中志向的坦荡君子;竹,虚心劲节,经冬不凋,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常被视作虚心自持的谦谦君子;菊,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艳于百花diāo(     )零之后,历来被看为恬然处世的世外隐士。

1.根据要求填写拼音或汉字。

①幽( _____      ②俨_____     ③(diāo____      ____

2.选文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逸、气节、淡泊、高洁

B.气节、淡泊、高洁、清逸

C.高洁、清逸、气节、淡泊

D.淡泊、高洁、清逸、气节

3.对选文画线语句中的标点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和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和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和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和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4.依据上面的文字及文化积累进行推断,下列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

B.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       ——兰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竹

D.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菊

 

查看答案

请根据材料与要求写作。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改变着我们的习惯和观念。它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困扰。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与手机有关的事情?这些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

请以“手机”为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写一篇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填空。

(1)在《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傅聪的第一封信谈到,五三年正月,父子间因艺术的不同见解产生了冲突,他为此感到愧疚,在信中借用____________(人名)的名言表达自己这种心情。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受到几乎瘫痪、双目失明的致命打击后没有放弃,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另一条重返革命队伍的道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