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______________的哲理。
2.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①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②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纵。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③,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①赞:介绍。②蚤:通“早”。③录录:通“碌碌”。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夫 贤 士 之 处 世 也 譬 若 锥 之 处 囊 中 其 末 立 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得十九人偕从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①左右未有所称诵 ②不以千里称也
C.①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 ②陈康肃公善射
D.①遂以毛遂为上客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2)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
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作铺垫。
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藤野先生》《老王》《秋天的怀念》《孤独之旅》均是情真意切的散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杨绛、史铁生、曹文轩。
C.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表达了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和实现雄伟抱负的壮志,贺敬之在《回延安》一诗中表达了对延安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D.“四书”一般指《大学》《礼记》《论语》《孟子》;“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本来指竹简,这里指史册。
根据语境作答。
成长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融进泥土的花蕊( ),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的过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 )的乐章。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悲哀 悲痛 深沉 深厚
(2)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狡黠(xiá) 粗犷(kuàng) 摩肩接踵 眼花瞭乱
B.庇(bì)护 玷(diàn)污 袖手旁观 中流砥柱
C.干涸(hé) 纤(qiān)细 大庭广众 相形见绌
D.炽(chì)热 倔(jué)强 提心吊胆 耳儒目染
古诗文默写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长歌行》)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6)送别诗的魅力有时表现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就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