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②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③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④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⑤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⑥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⑦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⑧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⑨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⑩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⑪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⑫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⑬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⑭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⑮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

⑯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

⑰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⑱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⑲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添把力不是?等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和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我得跟她说说,你在医院忙活的那段日子,大家伙儿和我们一样,在医院外面给你们加油鼓劲呢。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

⑳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

1.阅读全文,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2.分析第⑫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老菜农)额头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2)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

 

1.(1)“我”和村干部误会“老菜农”摘菜是为了上街去卖(2)“我”得知“老菜农”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捐赠十一筐青菜的真相 2.插叙;交代了“老菜农”女儿护士的身份,以及每天向医院捐赠青菜的原因,使上下文结构更加紧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和村干部被“老菜农”的善举感动并帮忙装菜做铺垫;突出“老菜农”对女儿的关爱以及对抗疫事业的支持(感恩之心),从而深化主题。 3.(1)“淌”是迅速流下的意思;在文中突出“老菜农”在田间摘菜之辛苦。(2)“掰”是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在文中是指“老菜农”掰手指数自己给医院连续送青菜的日子(回答“女儿连续护理患者的日子”);侧面写出他对女儿的关爱,对持续的疫情的担忧,突出“老菜农”的善良、淳朴。 4.“第十一筐青菜”,指“老菜农”在疫情期间为女儿工作的医院连续十一天免费赠送自家种植的青菜;深层蕴含着“老菜农”对女儿浓浓的亲情,以及对抗疫工作的支持(抗疫工作者的赞美和感恩);歌颂了普通老百姓在疫情面前无私的、伟大的人性之爱。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读文可知,第七段到第十一段是故事的发展部分,“我”和村干部疑心这位“老菜农”摘菜是为了拿去卖,有点担心。第十二段到第十七段是文章的高潮部分,采用插叙的写法,交代了这位老人摘菜的原因,原来是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捐赠,也是为了能看看自己的女儿。 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本段属于插叙,交代了老人摘菜的原因,他的女儿是护士,因为抗疫的需要不能回家,为了看女儿,也为了为抗疫事业尽自己的力量,他就把自家的菜摘下来赠给医院,。表现他对女儿的关爱和对抗疫事业的支持与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从结构上来看,老人的行为让我们感动,所以才会有了下文我们一起帮他装菜的情节,所以本段还有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第一句中的“淌”意为迅速流下。这里用来形容老人的汗水,突出了他汗水流得快。从中可以看出老人摘菜的辛苦。第二句中的“掰”是一个动词,意为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句中表示的意思是老人正在计算自己给医院送青菜的日子,也是没有见到女儿的天数。联系老人已经好多天没有见到女儿,疫情发展迅速的语境可知,这个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人对女儿的担心与思念,对疫情的忧虑。表现了“老菜农”淳朴善良的品质。 4.本题考查赏析题目。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联系内容可知,“第十一筐青菜”指的是老人给医院送去的自家种的第十一筐青菜。这是题目的表层含义。联系文章主旨可知,老人送青菜,一是为了看看女儿,表现了他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二是表达对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对医务人员的感激,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无私伟大。这是题目的深层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人工智能时代以疾风暴雨之势降临人间,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演化的规则,颠覆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严峻地冲击着人们传统阅读书籍的习惯。如今,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和电脑的情况下,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 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也许正是阅读让他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有重量的”阅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B.是无功利性、无预期的自发性阅读。

C.时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式阅读。

D.是各取所需、立竿见影的快餐式阅读。

2.下列材料,能够论证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读书时也应该像牛进食一样,不但慢慢咀嚼,而且需要反刍,把吃进的草料再加以精磨详研,如此反复,当然效果极佳。”——刘心武

B.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血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东吴大将吕蒙不喜读书,经过孙权再三劝读,他才答应。不久,鲁肃与吕蒙共商国事,发现他谈吐不凡,感慨他变化很大。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D.意大利卓越画家达•芬奇从小就爱好绘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苦练素描基本功,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和实践,终成一代艺术大师。

3.请结合文章内容及平时的阅读体验来谈谈你对“有重量”的阅读的理解。

 

查看答案

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帝大骇,以问准。因请帝幸澶州。曰:“若大驾亲征,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我得胜算矣。”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今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选自《宋史·寇准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冬/鱼之乐也    B. 以挠其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坚守以老师/两膝相比者    D. 乃引/乃记之而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帝 尽 以 军 事 委 准 准 承 制 专 决 号 今 明 肃 士 卒 喜 悦

3.结合选文,谈谈为什么作者认为“河北罢兵”是意准的功劳。

 

查看答案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于南冥_______

(2)怪者也_______

(3)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在写鲲鹏起飞的时候,说它们“若垂天之云”,造成了一种浩大的声势。

B.文章写大如鲲鹏要借助风力,小如野马尘埃也要生物之息相吹来表达任何事物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他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C.鲲鹏本来在北海,但立志要飞到南海,而且能飞得极高,意在说明鲲鹏是真正的逍遥,洒脱。

D.文章想象奇特,意境开阔,运用大胆的幻想或者传说的事物来阐明自己的看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查看答案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因特网”下定义。

①因特网是一种新的媒体,它与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②它跨越时空,全球一网。③它信息无限,时效性强。④它集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全力做好高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制定了专门方案,确保道路畅通,让学子安心应考。(在“交通安全”后面加上“管理工作”)

B.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打造精品服务平台。(删去“能否”)

C.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国产人工智能机器人,从生产、设计到研发都在青岛完成,现已实现量产。(将“生产”调到“研发”后)

D.麝香追风膏的主要成分是由麝香、独活、海风藤等配制而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将“功效”改为“疗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