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吕蒙最后的结果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1)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2.(1)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习,终有所成。(2)学习能够增长见识,提高人的修养。 【解析】 1.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不能译错。 (1)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研究。经,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书籍。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邪:也写作“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2)三日:不确切指三天,可译为“几天”。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即:就。更:另外,重新。刮目:擦擦眼睛。待:对待,看待。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2.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吕蒙学习后,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说明了人应当学习,肯学习才会有进步,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学习也不晚,只要下定决心,用心去学习,就会有收获;学习是一项可以见缝插针进行的事情,不要用事务多来当不学习的借口;学习会让人发生重大的变化,使人“刮目相待”,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学习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家圃/山门圮 B.我酌油知之/蒙辞军中多务

C.释担立/康肃笑遣之 D.当求于上流/其反激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文言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往事耳/大兄何事之晚乎 B.买骏马/愿为鞍马

C.钱覆其口/徐杓酌油沥之 D.为市鞍马/驰千里足

 

查看答案

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而杜甫的《望岳》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查看答案

用原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外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 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⑪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最后一段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

B.父亲在帮助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时,偷父亲钱的那个小偷肯定就在旁边。

C.父亲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是不想节外生枝,怕人家误会他在撒谎。

D.本文尽管没有对父亲进行外貌描写,但读完全文,父亲质朴、善良、高大的形象呼之欲出。

2.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画线语句内容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的不同心境简要说说。

3.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