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如何教农民出头 陶行知 ①如何教农民出头?我们可举种棉花来做个比方。农民辛辛苦苦...

如何教农民出头

陶行知

①如何教农民出头?我们可举种棉花来做个比方。农民辛辛苦苦,把棉花收获下来之后,对于棉花就不能自主了。棉花要出头到纱厂里去,纱厂里要他的出头费。纱厂以逸待劳,价格随意而定。农民为经济所迫,不得不低价出售。再进而至于由纺纱厂到织布厂,由织布厂到市场,没有一个关口不是有人要收很重的出头费。到布出卖的时候,农民买进来穿是很贵的棉布衣。棉花出售时是何等的便宜,穿布时却是大大的昂贵起来了。我们现在要想个法子,把纺纱厂、织布厂以及市场打成一贯,使农民能执工商业之牛耳,则棉花可以出头,种棉花的人也跟着棉花出头了。依我想来,这是可以做得到的。比方:以江苏省来说,江苏一省有二千五百万的农民,以五个农民为一家来计算,统共有五百万个农家。如果每家出一元,可以得到五百万元之数。有这五百万元,便可以兴办农民纺纱厂,农民自己做股东,把农民自己所产的棉花,送到农民自办的工厂里去。再每家出一元来办织布厂和商店。如此,二千五百万的农民,不但可以省去出头费,也还可以赚得赢利不少。

②孙中山先生的实业大计划,也包括上述的事业。他主张利用国家资本与外资来发展国内实业。如果他的计划实行,要想教农民执工业上之牛耳,就得教农民实行把民权操在手中,运用国家的权力来出头。国家资本,倘使分别缓急,必定要用来先筑千万里的铁路,因为这是农民出头必由之路。如果工厂里的货物运不出去,则生产过剩,价格低落,实业必归失败,所以筑路是发展实业的第一步。假如国家资本只能先顾筑路,创办纱厂一时不能并举,那么我们运用农民自己的资本与劳力,慢慢儿来开办起来,也是必要的政策。因为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出头当然可以快些。

③但如何可以从农民的荷包里掏出一元钱来做股东,以及如何可以使农民执有民权?这两件事须靠我们从事乡村教育诸同志的努力。农民对于这种大规模举动的不明了,与不知民权为何物,固然要靠舆论来鼓吹与启迪,但最要紧的还是重在培植小农民的乡村教师。让乡村教师去教导农民,去聚集资金。我们要想中国活起来,就得要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上出头。这个问题很大,希望诸位注意这问题,细细加以研究。

(原载1927年8月15日《乡教丛讯》第l卷第16期  有删节)

注释:本篇是陶行知在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演讲词。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民要出头,修好铁路是关键。

B.作者的设想与孙中山的实业大计划不谋而合,可见作者与孙中山一样高明。

C.作者认为农业是当时中国活起来的根本,而农民要出头需要在工商业上下功夫。

D.作者认为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农民出头可能更快一些。

2.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以设问开头,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有助于激发读者思考。

B.举种棉花一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易,便于读者理解。

C.把农民出头这件社会的大事提到教育的范畴,充分体现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试图以教育来建设新社会的思想。

D.在农民出头这件事上,乡村教师的作用就是连接村落,募集资金。

3.你认为陶行知以教育来改变当时“国贫民弱”的现状可行吗?简要说明理由。

 

1.B 2.D 3.观点不宜全盘否定或肯定教育的作用,宜辩证观之。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能力。 B.第②段“孙中山先生的实业大计划,也包括上述的事业”可知,作者所述只是孙中山先生的实业大计划,而不是作者自己的设想,所以B项错误。 故选B。 2.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能力。 D.第③段“但如何可以从农民的荷包里掏出一元钱来做股东,以及如何可以使农民执有民权?这两件事须靠我们从事乡村教育诸同志的努力。农民对于这种大规模举动的不明了,与不知民权为何物,固然要靠舆论来鼓吹与启迪,但最要紧的还是重在培植小农民的乡村教师。让乡村教师去教导农民,去聚集资金”可知,作者是的目的是让农民执有民权,而农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这时就需要乡村教师去教导农民,使之有民权意识。这才是乡村教师的作用。所用D项错误。 故选D。 3. 本题考查观点表达。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解答时要先表明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然后可以举例论证。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从正反两方面作答均可。 示例一:我认为可行。陶行知当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中国农业生产的落后,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贫苦,农民文化低下。他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乡村教育,用教育的力量唤醒农民,培养新农民。他的教育是启发民智,培养有人格尊严的人,这对当时改变中国“国贫民弱”的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示例二:我认为不可行。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处处是教育。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仍是旧社会的体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不可能成功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完成题目。

某学校有意在校园广场树立孔子雕像。于是,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如果大多数人同意安放塑像,则定于2019年12月12日(阳历)上午8点18分举行奠基仪式,全校师生都要着工作服或校服准时参加。结合以上情形完成下列任务:

(1)假如你也参与了讨论,请将你的意见写在横线上。

你的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提前一天向全班同学下达与会通知。

你的通知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副对联,作为主持词的引入语。

你拟写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山水之乐,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一诗中信心满满地表示远大理想终将实现的两句是________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鲜明抒发自己政治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你懂得了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B.年青人应该胸怀大志,好高骛远,为中华再一次腾飞而努力。

C.他这种故弄玄虚的说法是不足为据的,凡事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D.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B.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C.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富春山居图》中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游泳》“游泳”是题目,“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B.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名称亚元;殿试中举第一名是状元,第二是榜眼,第三是探花。

C.《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章回体白话小说,为施耐庵所作。

D.《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羊脂球》都是 “短篇小说巨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