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老子送孔子》,完成小题。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

阅读《老子送孔子》,完成小题。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选自《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注)①驾:驾着车出去做官。②蓬累而行:指随遇而安。③贾:商人。④深藏若虚:隐藏其货,不让别人知道。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⑤盛德:品德高尚。⑥淫志:过大的志向。⑦罔:捕具。同“网”。⑧纶:钓鱼的丝线。⑨矰zēng:系有丝绳,用以射鸟的短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君子得其时则驾______________

②若而已______________

③孔子 ______________

④其龙邪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闻

A.安知鱼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千里者(《马说》)

C.徙于南冥也(《北冥有鱼》)

D.心乐(《小石潭记》)

3.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其人与骨皆已朽矣(停在主谓之间)

(2)吾今日见老子(停在动宾之间)

4.翻译下列句子。

(1)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5.从孔子对弟子所说的一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老子充满__________之情,从而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1. ①且:何况,况且。 ②是:这,这些,这样。 ③去:离开。 ④犹:犹如,好像。 2.D 3.(1)其人与骨/皆已朽矣(停在主谓之间) (2)吾今日见/老子(停在动宾之间) 4.(1)这些都是对你的身体(身心)没有什么好处的。 (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5. 仰慕、崇拜、敬仰、崇敬; 虚怀若谷、温良、谦恭、谦逊 【解析】 1.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①“且君子得其时则驾”翻译为:况且君子生逢其时就驾着车出去。“且”,何况,况且; ②“若是而已”翻译为:就这些罢了。“是”,这,这些,这样; ③“孔子去”翻译为:孔子离开了。“去”,动词,离开; ④“其犹龙邪”翻译为:他就像龙一样啊! “犹”,犹如,好像。   2. “吾闻之”的“之”解释为:代词; A.“之”解释为:助词,的; B.“之”解释为: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C.“之”解释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之”解释为:代词; 故选D。 3.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1)翻译为:你所说的这些和这些人的尸骨,都已经腐朽了。题干要求停在主谓之间。故可断句为:其人与骨/皆已朽矣。(2)翻译为:我今天见到老子。题干要求停在动宾之间。故可断句为:吾今日见/老子。 4. 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1)“皆”,都;“益”,好处。(2)“与”,通“举”,选举,推举;“信”,诚信。 5.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第一空根据“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得出:仰慕(崇拜、敬仰、崇敬)之情。第二空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本对孔子的描写的分析即可。根据“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得出:好学;根据“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得出:虚怀若谷、温良;根据“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得出:谦恭、谦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苏轼的《临江仙》,完成小题。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黄州地名。元丰五年(1802),苏轼于东坡筑雪堂,以作游憩之所。②此身非我有: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为罪囚,命运听人摆布。③营营:形容为利禄竞逐钻营。④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1.请赏析“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一句。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和为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和”内涵)

学生根据之前搜集的有关“和”的词语,解读“和”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

A.同学说:“和”是“和煦”,是春风温暖,阳光明媚;

B.同学说:“和”是“和平”,是百姓安居,世界太平;

C.同学说:“和”是“        ”,                 

……

老师总结:“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世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1)如果你是C同学,对“和”的内涵这样解读:“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新闻)

《姜堰日报》报道:又是一年端午节,为让患者在节日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6月25日早上8点,姜堰区中医院外科医护人员早早来到病房,为每位住院患者送上了爱心粽子,同时送上了节日祝福。

患者们脸上挂着温馨的笑容,他们接过热气腾腾的粽子,连连向医护人员道谢。此时此刻,浓浓粽情弥散在医院每个角落。

通过开展端午送粽子活动,使患者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家的温暖。“传承中华节日文化,                 。”姜堰区中医院将继续“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医疗服务推动我区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

(2)材料中划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病类型:_______________   ②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引用了一副对联,请你结合新闻相关内容补出下联。

传承中华节日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哥哥孙少平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弟弟孙少安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

B.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传》,对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为人类创建精神家园的三位巨人表达了崇高的敬仰。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阿尔焦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集。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他希望傅聪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多林尼克在保尔身旁坐下。“这么说,是你把A救走了?原来是这样。我还不知道你被捕了呢。”保尔感到很突然,急忙用胳膊支起身子。“哪个A?我什么也不知道。罪名可不能往我头上安哪!”多林尼克却笑了笑,凑到他跟前。“得了,小朋友。你别瞒我了。我知道得比你多。”他怕老头听到,又压低了声音,说:“是我亲自把A送走的,现在他说不定已经到了地方。他把这件事的经过全都跟我讲了。”

(1)以上文字选自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选文中提到的A是__________(填写小说人物名)。

(2)请结合下图简述保尔被捕入狱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③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作者苏轼托物抒怀,表现自己心境孤独和志趣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