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春雁① (明)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

春雁

(明)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注)①诗人在北京做官,不久即厌倦仕途,辞官回到家乡福建,途经衡阳作此诗。

1.对这首诗有关知识的解说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诗首句也押韵,全诗押韵的字是“阳、长、乡”。

B.诗歌第一、二句,交代了春雁南飞时间之短和楚水燕山两地路途的遥远。

C.诗歌第三、四句,借春雁之口抒发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D.第三、四句以“莫道”一词领起,可看出诗人辞官归乡的决绝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的“春雁”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诗人借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B.第一句巧妙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衡阳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岁序交替。

C.第二句以“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衬托诗人对京城艰苦生活的厌倦之情。

D.诗中春暖花开的江南,隐喻的是富丽繁华的朝堂,但诗人对此并不留恋。

 

1.B 2.C 【解析】 1. B.“春风一夜到衡阳”,夸张的写法,表现春风到达衡阳之快,不是写春雁南飞时间之短;而且衡阳本就在南方,即诗中的楚水,根据三、四句,春雁也应是北归,而非南飞。故选B。 2. C.春雁不顾“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路途之苦,坚决要回到艰苦的北方去,是诗人借此表达对在京城做官的厌弃,对仕途的厌倦。诗人并非因“京城生活艰苦”而厌倦辞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①贵兰:以兰花为贵。②楚之逐臣:即屈原。③薄丛:贫瘠的丛林。④见杀:被摧残,遭受摧残。⑤闷:烦忧,烦闷。⑥不见:不被人知道。⑦平居:平时。⑧萧艾:也叫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⑨蔼然:香气芬芳的样子。⑩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生于深山薄丛

B.濯清涟不妖    康肃笑遣之

C.可爱者    似君子

D.香远清,亭亭净植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和对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表明了作者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B.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长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虽然病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与恐慌,但比起在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我们算是很幸福了,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与病魔做斗争。②他们脸上深深的勒痕和铿锵有力的誓言,时时浮现在我眼前。③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治病救人,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④我相信,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我们国家一定能战胜疫情。

(1)第①句中,“很幸福”中的“很”是                词(词性),“很幸福”是            短语。

(2)第②句是个病句,请将改正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

 

查看答案

请写出“唐宋八大家”中任意三个人的名字。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钟南山被称为“耄耋老人”,意思是他已到八九十岁高龄。“不惑之年”指的是人四十岁的时候。

B.中国书法字体可四分为:楷书、行书、篆书、隶书。初中语文课本封面上“语文”两个大字,是用楷书书写的。

C.“铭”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多用于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说”多用于作者发表看法、观点。

D.直接抒情的效果比间接抒情更强烈、鲜明。在实际写作中,这两种抒情方式常常是兼用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B.工商和卫生部门联合执法,一举查获了不良商家沥尽心血、苦心制作的假冒伪劣口罩三千余只。

C.有的同学我行我素,一点儿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喧哗。

D.实验课中,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显微镜对微不足道的草履虫进行仔细观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