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光明网数据新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围绕“百姓关注的两会话题及期待”,通过大数据分析5月以来社交媒体相关信息,得出“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民意关注话题热度Top10”。

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民意关注话题热度Top10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两会期间反复提及的话题,它们是:

①创新、改革、民生   ②乡村振新     ③民族团结、一国两制    ④对外开放   ⑤政治生态

⑥脱贫攻坚           ⑦生态环境     ⑧产业发展、红色传承    ⑨非公经济   ⑩从严治党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

 

(1)受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停工停产影响,疫情后的全国经济恢复问题成为了两会上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2)习近平主席在两会上高度关心的问题与民情民意高度契合,体现了一言一行系民生,传递着党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怀。 【解析】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分析图表“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民意关注话题热度Top10”,占据第一位的是“疫后经济恢复”,据此可概括为:2020年新冠疫情后的全国经济恢复问题成为了两会上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弄清题意,注意要求。②合理发挥,见解独特。③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图表一种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民意关注话题热度Top10,疫后经济恢复、完善法律体系、就业问题、医疗健康服务、脱贫攻坚等问题排在前列。结合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两会期间反复提及的话题,如①创新、改革、民生;②乡村振新;⑥脱贫攻坚;⑧产业发展;⑨非公经济等与图表中问题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扶贫攻坚做出重要论述,强调要聚焦脱贫攻坚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明确目标要求,完善工作部署,扎实打赢全面脱贫的攻坚战。可见习近平主席在两会上高度关心的问题与民情民意高度契合,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信心和决心!答案不唯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在这离车站一俄里的地方,在旧采石场的荒芜的洼地里,有几个泉源往外喷水,现在汇成了三个活水湖。她听到下面湖边那里有拍水的声音。她抬起头来,用手拨开树枝,探身往下看:一个晒得发黑的弯着身子的人正在用力从岸边往湖心游去。她只能看见这个游泳者的浅黑色的脊梁和乌黑的头发。他像只海象一样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游泳。由于强烈的阳光,他眯着眼睛,伸开两臂平放着,身子微微弯曲,静静地躺在水面上。

她放开树枝,自己觉得好笑,她想着:“这样太不雅观了。”于是,她又开始读她的书。

(1)选文中“她”指的是        ,“他”又指的是           

(2)名著中这一部分美好纯真的感情,最终为什么以分手而告终?请简要说说。

(3)《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和选文中的“她”,这两位女性形象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选择一位说一说。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______________》)

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⑥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⑦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五月,去郊外阅世历经冬寒,又遭遇瘟疫,在城里(quán)        缩憋闷了一个冬季又半个春季的城里人,急欲踏出家门,伸展腰身,出外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也放飞目光,望望蓝天,以及蓝天上的白云和飞雁;瞅瞅大地,以及大地上的绿草与香花。于是或呼朋唤友,或家人相携,成群结队地出城踏青。所谓踏青,并非真的是用脚踩踏青苗,而是暂且远离都市沸腾的喧(xiāo)_______和飘拂的尘埃,行走于素净的荒郊野外,去欣赏植物的五彩缤纷,去观看动物的激情活力。一溪流水、一星嫩芽、一只飞鸟、一队迁(A.xǐ     B.xí)的蚂蚁等卑微之物,皆能引发踏青者表情夸张地围观和大呼小叫地惊叹。一株树,若直直而立,很难吸引踏青者驻足的目光;但一株树,若扭曲如游蛇,弯曲似驼峰,却时常会被人视为风景。人对其赞叹之余,还前呼后拥地要与其合影留念——审美的异化,导致审美的颠倒与病态:以曲为雅,以直为俗;      。大自然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踏青,究竟想观看什么,想获取什么——对于那些有心人而言,诸如此类,无疑是要预先思忖和(A.zhuóB.zhuō)磨的功课。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quán)_______        ②喧(xiāo)________③琢(A.zhuó B.zhuō)        ④迁徙(A.xǐ B.xí)

(2)请仿照划线句结构特点,另写一个句子。

放飞目光,望望蓝天,以及蓝天上的白云和飞雁;瞅瞅大地,以及大地上的绿草与香花。

(3)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①②横线处。

A.其中蕴藏着美,也蕴藏着丑。

B.以正常为不正常,以不正常为正常。

 

查看答案

请以“别怕,我来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浅紫色芬芳的紫藤萝瀑布,带走了宗璞的焦虑和悲伤,让她在生命的长河中加快了脚步。一棵普普通通的小桃树,蓄着贾平凹的梦,激励着他从小山村走向大世界……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哪一样东西也曾这样陪伴着你成长,给了你生命的启迪呢?请将题目“           伴我长大”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