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回答问题。 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 ...

阅读《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回答问题。

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______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_____的要求。

2.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

3.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4.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5.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

 

1.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可望 2.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 3.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过渡作用”亦可) 4.因为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既“可居”,又“可望”,符合园林艺术的特点,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意近即可)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析】 1.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阅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找到关键语句提炼概括。根据第③段“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提炼信息,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思想,由“‘望’最重要”分析,中国园林建筑尤其应该满足“可望”的要求。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③段“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分析,“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体现了窗子具有透气功能;“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体现了窗子还有审美功能。 3.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解答结构上的作用,可以从位置入手,因为第七段位于中间,属于过渡段,所以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走廊、窗子”,承接上文对走廊、窗子的介绍,“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引起下文对亭台楼阁的介绍。 4.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对第三段的内容的理解,因为中国园林建筑应该遵循可行、可游、可居、可望的思想,而中国民间老式房子有天井、院子,符合中国园林建筑中的可居、可望的思想,所以可以看作是一个园林。 5. 本题考查日常的语文积累。根据背诵积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据此即可写出具有“可望”的审美效果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米粽之忆

雷抒雁

①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②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先几天,母亲就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的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③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④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妈妈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么。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⑥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登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⑦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已开始开镰割麦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不管!那时,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闻着那带有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了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⑧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天蚊子多,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⑨哎,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我的爷爷,那个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了。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日子,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算是一个纪念吧。

⑩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

(选自《今晚报》,有删除)

1.文题“米粽之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中作者围绕“米粽”回忆里那几件往事?

3.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

4.读完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第⑩段划线句“让人止不住要落泪”这句话的理解。

5.请结合全文的语句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④喧:因分心而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其母引刀其织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乙)文中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指他__________________一事。

2.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___________学家________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共有____卷。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壮心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 隐隐笙歌处处随。

⑤《答谢中书书》中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