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20年3月18日武汉市文旅局制作了32张感恩海报,以此来感谢疫情期间对武汉伸...

2020年3月18日武汉市文旅局制作了32张感恩海报,以此来感谢疫情期间对武汉伸出援手的32个地区,这些海报标语,一经发出就被刷屏点赞。请你根据示例,完成下列题目:

示例:海南医疗队

选标语A,理由:“天涯海角”是海南省的一个景点,此句表达了武汉人民希望海南医疗队来年三月能去武汉赏樱花的心愿,对海南医疗队发出了热情邀请。

(1)请为 “江苏医疗队”选一句标语,并说明理由。

选标语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浙江队拟写一则海报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C 理由:“烟花三月”出自李白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属于江苏省。说明了武汉和江苏的情谊绵长。选B,理由:“江”指长江,长江途径湖北武汉和江苏。说明了武汉和江苏虽然相隔千里,但长江把两地人民的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示例:天容水色西湖好,十里东湖碧水泷。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根据题干要求,作答时要认真观察,找出标语中所含的信息能把江苏和武汉联系起来。 (1)根据标语中信息,要找出能够在地理、文化上使江苏和武汉联系起来的信息。D项中的“闽”和“福”指向这条标语是写给福建省医疗队的,所以不符。那么可以从B和C中选择。 B.虽隔千里,一江连心。这条标语中的“江”指长江,一条长江把相隔千里武汉和江苏连在一起,使两地人民的心紧密相连。 C.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这条标语中的“烟花三月”和“登楼”可以让人想到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在武汉,“扬州”在江苏省,这就使武汉与江苏联系起来。这条标语表达了武汉人民希望来年三月,江苏医疗队能够登上黄鹤楼共赏春风,再续情谊的心愿。 (2)此题要求为浙江队写一条标语,标语中要体现出浙江特色,把浙江元素和武汉元素结合起来,可以从地理、文化、景观等方面思考。 示例一:江岸已绿,江水已暖,樱花怒放,一切向好。 示例二:长江滔滔之江潮,东湖迎春西湖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能看到“逆行者”这一称谓,请你结合材料,给“逆行者”下个定义。

逆,迎也。

——《说文解字·卷二》

逆行,指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

——百度百科

回望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每个年代其实都有逆行者,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正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光明日报《我们应该记住每个时代的逆行者》

逆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天下家国。天下之本在国,那是杜牧在《泊秦淮》时“_____________”的忧虑,是李商隐在《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的愤慨;国之本在家,那是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时“___________”的乡思,是木兰“愿驰千里足,______”的惦念;家之本在身,那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的报效。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说起绍兴,我的心里很自然地回涌起一种刚劲豪迈的qì ɡài ___。绍兴是个由石头构筑的城市。古老的城墙是石砖___成的,老城的路是石板铺成的,运河里的古纤道是石头架成的,而更多的是大大小小的石桥,千姿百态地架在密如蛛网的河道上。在这些铺路架桥造房子的石头上,用钢凿刻出的无数cū ɡuǎnɡ yǒu lì___的线条,岁月的流水和风沙无法磨平它们。 

(节选自赵丽宏《江南片段·柔和刚》)

 

查看答案

请以“你       的样子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等③文章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回答问题。

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______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_____的要求。

2.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

3.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4.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5.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