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

诗歌鉴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写景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1.“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动静结合,“横”写出了山的静态,“绕”写出了水流的动态。 2.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意思是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首联交代了告别的地点。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色彩明丽。“横”“绕”动静结合,“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2.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你班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低碳”。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一)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

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28

33

一定程度上关注

42

50

不太关注

6

7

不关注

8

10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2)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与低碳有关,请你帮助完成下面这份调查问卷。

第4点:

第5点: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 (《诗经》二首)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5)____________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1)核能俗称原子能,它是原子核里的核子——中子或质子,重新分配和组合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能分为两类:一类叫裂变能,一类叫聚变能。

(2)核能有巨大的威力。1公斤铀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约等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化学能。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25吨至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运送这些核燃料只需5辆卡车;而相同功率的煤电站,每年则需要300多万吨原煤,运输这些煤炭,要1000列火车。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为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车开动8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驶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3)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核裂变资源,如果把它们的裂变能充分利用,可满足人类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在大海里,还蕴藏着不少于20万亿吨核聚变资源——氢的同位素氘,如果可控核聚变在21世纪前期变为现实,这些氘的聚变能将可顶几万亿亿吨煤,能满足人类百亿年的能源需求。更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聚变能称得上是未来的理想的能源。因此,人类已把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能这个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身上了。

1.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起解释说明。

B.第(2)段中“只需25吨至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是与文中“需要300多万吨原煤”相比较而言的。

C.第(3)段中说聚变能是“理想的能源”,说它“理想”的原因是“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核裂变资源”。

D.人类已把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能理由是:①核能有巨大的威力; ②核能有丰富资源。

2.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

A.第(1)段说明了什么是核能及其种类。

B.第(2)段说明了核能作用巨大。

C.第(3)段则说明了核能开发利用的前景。

D.第(2)段先介绍裂变能,后介绍聚变能,这是根据两种能源释放的能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来写的。

3.对本文第(1)段和第(2)段中画线句子所用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运用了下定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第(1)段运用了下定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第(1)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第(1)段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查看答案

将①-④句填在下列文字的横线上,填写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落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

②只见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

③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

④枝藤上的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

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高的旧楼房。学校的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那是老早以前的理化教学楼。                 ,整座楼如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我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来的狂歌和浩叹。

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

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B.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课文《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

C.闻一多,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467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D.傅雷,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独特见解,《傅雷家书》就是其代表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