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锅老鸭汤 ①我到过那座城市,它...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锅老鸭汤

①我到过那座城市,它很小,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

②初春的午后,窗外的紫云英开着紫色的小花朵。我在南方小镇的工厂宿舍里,手不经意间触碰到墙上的一张旧地图。我在地图上仔细辨认那座城市,终于看见那蓝色的芝麻粒大小的地方,它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然而我并没有那座城市的完整记忆,只有位于华新路一家没有名字的老鸭汤店能唤起我对那个被称为云英老师的记忆。

③记忆中,那是一座滨海城市,那时的华新路还只是一条僻静的小路,中山路、文化宫和轮渡是外地游客的聚集地,却极少有游客知道华新路。华新路地处坡地,有着欧洲风情的街景,它紧邻中山公园与溪岸路花草市场,从高处看过去,一年四季到处郁郁葱葱,花开不断。

④当时我从职专院校毕业初闯社会,有一天夜里,不记得是做了什么梦,醒来后就想去浪迹天涯,于是一个人背着行囊到了这座滨海城市,开始在老鸭汤店工作的日子。那天天刚蒙蒙亮,路灯一盏盏相继熄灭,马路是湿的,街景之间有淡淡的薄雾,清新的早晨便从这薄雾里的一缕亮光开始了。我拉下老鸭汤店的卷闸门准备去集市,一个十二三岁的清瘦女孩急匆匆跑过来:“哥哥,有没有老鸭汤卖?”我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们店要十点才开市呢,你晚点儿再过来吧。”女孩皱紧双眉:“一碗都没有吗?”“不是我不卖给你,早上还没去拿鸭子,一时半会儿我也变不出老鸭汤来。”女孩很失望。我骑车走了很远,转弯时看见她依然定定地站在店门口。

⑤集市里的人声和食物香气长了腿,漫在每个角落。我熟门熟路拿到了预订的鸭子,回到店里忙碌起来。等我得空坐下来时,猛然想起那个想买老鸭汤的女孩,我不知道女孩是否会再来,但还是决定给她留一碗老鸭汤。直到晚上店里打烊,那碗老鸭汤仍然香气氤氲,而我始终不见女孩的身影。也许她是一个幻象,也许一切都不存在。

⑥第二天中午我接了个送餐的订单,回程的路上经过桥头,我再次看见那个女孩。女孩骑着自行车正在驶向机动车道,我刚想叫住她,站在路中间执勤的交通警察也注意到了她,马上打出了制止前进的手势。女孩好像没看见似的,仍然向前直行。交通警察追上去截住女孩:“你这孩子是怎么回事,自行车怎么能走机动车道,为什么招呼你还不停?”

⑦“对不起,是我太着急了,老师住院了没人照顾,我想快一点才会从这边走的。”女孩说着指了指对面的中山医院。“再急也不能违反交通规则,这是很危险的。看你年纪小,这次就不罚你了,以后一定按道行驶,知道吗?”女孩连连保证,等交通警察离开后,我问女孩:“你昨天说买老鸭汤,怎么没有过来取?”女孩告诉我,因为她的云英老师病了,所以她想让老师补补身体,可昨天忙着照顾老师,最后都没有得空。我问道:“老师的病情如何?”女孩叹了口气:“她太累了,为了让盲人们也能‘看’电影,常常要熬夜写讲解稿,这是熬出病了,不过医生说再静养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⑧让盲人们“看”电影?

⑨“嗯,云英老师是从大城市来我们这儿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她不仅文化课教得好,还常常教我们如何掌握阅读的节奏。”女孩说道。

⑩“云英老师?我认识她,她偶尔会来我们店里要面线老鸭汤吃。听说因为她的声音动听,文字功底又好,常常会去盲文图书馆为视障人士解说电影呢,你说的就是她吧?她病了吗?”

女孩眨了眨眼睛,说:“我妈妈出车祸后眼睛就瞧不见东西了,常常长吁短叹。可自从她去听云英老师讲电影,心情开朗了许多,也会跟我们开玩笑了。这次妈妈特地嘱咐我,说我们要懂得感恩,云英老师为了给盲人们讲电影,一部电影前前后后要看30多遍,讲稿改了无数次,才能让视障人士都‘看’得到电影,现在该是我们回报她的时候了。”

女孩的话让我想起我刚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一日雨天路滑,我骑摩托车时摔倒,等我站起来的时候发现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正惊慌失措时,云英老师刚好经过。她扶我到路边的石凳上坐下:“别急,你只是暂时看不见而已。”“真的?”云英老师亲切地握着我的手,不停地安慰我。她说,有些人摔倒会出现短暂性失明,这样吧,我扶你去对面的门诊给医生瞧瞧。经过医生的治疗,我的眼前真的很快恢复了光明,而云英老师见我无恙后才离开。

时间流淌着,星辰旋转着,我为自己轻易忘却这段记忆而懊恼。穿过如织的车流,我看见路旁有一丛紫云英迎风摇动,发出轻微至极的声音。回到店里,我径直走向厨房,一锅老鸭汤正在炉火上冒着香气。我用保温壶盛了满满一壶,往中山医院走去。

1.文章的题目“一锅老鸭汤”有什么作用?(标题的作用)

2.选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紫云英”,从全文来看作者有什么意图?(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加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赏析)

那天天刚蒙蒙亮,路灯一盏盏相继熄灭,马路是湿的,街景之间有淡淡的薄雾,清新的早晨便从这薄雾里的一缕亮光开始了。

4.结尾写道“我用保温壶盛了满满一壶,往中山医院走去。”想一想“我”见到云英老师会对她说些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不少于50字)(情境补写)

5.文中的“我”和那个女孩懂得感恩老师的行为,让人感动。请你结合实际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谈看法)

 

1.贯穿全文,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作者到过这个小城的见证,是对这个小城唯一的记忆;点明文章主旨,唤起了作者深藏心底的那份感恩之心。 2.开头“窗外的紫云英”引出对云英老师的记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尾写“紫云英迎风摇动”是“我”反思自己后,对于忘却了关于云英老师帮助“我”的记忆的愧疚;首尾照应,深化了感恩的主题。 3.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早晨路灯渐熄、薄雾蒙蒙、空无一人的街景,营造了清冷的气氛,为下文小女孩早早来店里买老鸭汤一事作铺垫。 4.示例:云英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那次在我突然失明后,得到了您的帮助。我来看您了,希望您早日康复,为更多的视障人士带来快乐! 5.示例:感恩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感恩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当一个人懂得感恩的时候,生活就会充满希望与快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文/巴金

朋友,你要我告诉你关于那个令我们崇敬无比的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想说什么活,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两个中年妇女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几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了出来。

二十一日夜里,已经过了十一点钟,我和几个朋友准备动身回家。灵堂里很静。我一个人走到灵柩前面,静静地站了四五分钟的光景。我借着黯淡的灯光,透过了那玻璃棺盖,痴痴地望着我们所熟悉的那张脸:眼睛紧紧地闭着,嘴也紧紧地闭着。一种温和的表情笼罩在这张脸上。没有死的恐怖,仿佛这个老人就落在深沉的睡眠里。四周都是鲜花扎成的花圈和花篮,晚香玉的馥郁的香气一股一股地沁入我的心肺。我不禁想着:这难道是梦?我又想:倘使这个老人一翻身坐起来呢?

但是一个沉重的声音在我的心上叫起来:死了的不能够复活了。

出殡的日子我和一个朋友早晨七点半钟到了殡仪馆。别的朋友忙着在外面做事清。我一个人绕着灵柩走了一周,以后又站了片刻。我的眼前仍旧是那酣睡中的慈和的面颊,空气里依旧弥漫着浓郁的晚香玉的芬芳。我又一次想起来:这也许是梦罢,倘使他真的坐起来呢?

下午两点钟,灵柩离开了殡仪馆。许多人悲痛地唱着挽歌。此外便是严肃的沉默。到了墓地,举行了仪式以后,十三四个人抬起了灵柩。在往墓穴去的途中,灵柩愈来愈重了。那个押柩车来的西洋人跑来用英语问:“我可以帮忙吗?”我点了点头。他默默地把手伸到灵柩下面去。

到了墓穴已经是傍晚了,大家把灵柩放下。一个架子上绑着两根带子,灵柩就放在带子上面。带子往下坠,灵柩也跟着缓缓地落下去。人们悲声低唱安息歌。在暮色苍茫中,我只看见白底黑字的旗子“民族魂”渐渐地往下沉,等它完全停住不动时,人们就把水门汀的墓盖抬起来了。一下子我们就失去了一切。

“安息罢,安息罢……”一片哭声。

仪式完毕了。上弦月在天空的一角露出来,冷冰冰的,没有灯光,夜色昏暗。人们三三两两地开始散去……

夜晚十点钟我疲倦地回到家里,接到了一个朋友的来信,他说:“……我如果不是让功课绊住,很想到殡仪馆去吊周先生。他的人格实在伟大,他的文章实在深刻!”事实上,写信的人今天正午还到殡仪馆来过。我那时看见他,却不知道他已经寄发了这样的信。

1936年10月22日

(选自《巴金全集)13卷,有改动)

1.选文第1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油。

2.选文用较长篇幅叙写人们来悼念鲁迅先生有何用意?

3.简析选文加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选文加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起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描绘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草木深”表面写草木茂盛,实际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寄情于物,为全诗营造出悲凉的气氛。

C.“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很值钱,表现了诗人想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的迫切心情。

D.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加线的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一“破”字极写山河依旧,国家衰败,一片荒凉残破之景,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体现诗人归家途中的艰难。

B. 颔联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写“花”流泪、“鸟”心惊,在诗人眼中,娇艳的春花和活跃的鸟儿也对亡国有了怨恨之情。

C. 颈联写一封家信胜过“万金”,其原因是战事持久和战争残酷,反映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安定和平的渴望。

D. 这首诗全篇围绕标题中的“望”字展开,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019海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2.品析杜甫诗《春望》“感时花溅泪”中的“溅”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