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用梨花满树的神奇想象,描绘奇异的雪景,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B.诗中用“狐裘”“锦衾”“角弓”“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C.全诗有四处提及“雪”,四次描写巧妙转换了时空,无处抒情而处处含情,用画面展现了不可直观的别情。

D.全诗虽然内容错综变化,但以“送别”为线索写景抒情,显得不枝不蔓,章法严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岑参,描写的是作者在边塞军营大雪天送别归京使臣武判官的情景。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置酒饮别的场景。

C.“风掣红旗冻不翻”说明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D.最后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送走友人后,诗人心中的失落和惆怅。

 

1.A 2.D 3.C 【解析】 1.例句的意思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空空的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的印迹。借景抒情,抒发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A项两句诗的意思是:孤独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远方,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流向天边。也是借景抒情,抒发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与题干中诗句的写法和情感一致。B项两句词是对花开花落、冬去燕来的情景的描绘,借眼前景象抒发对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伤感之情。C项两句诗的意思是: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再追述今夜秋雨中我痛苦的思念。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抒发对远方妻子(友人)的思念,期盼、想象将来能与妻子(友人)相见之情。D项两句诗的意思是:真正的知己即使远在天涯,也像邻居一样。直抒胸臆,写出友谊的真挚。 2.D项中“内容错综变化”有误,全诗采用的是写景抒情的方式,内容相对单一,描绘的是边塞雪景,抒发的是边塞苦寒与离别之情。 3.C项中“雪大风小”的理解不正确。“风掣红旗冻不翻”的意思是尽管风刮得很猛,但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因为它已经被冰雪冻住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描写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的“忽如”一词进行赏析。

2.请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十五”与“八十”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主人公从军之久,揭露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B.“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一句以问话展开,是老兵对家中亲人是否健在的询问,表现了其急切的心理。

C.“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近看到远见,通过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了征人从军之久和物是人非之感。

D.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境。

2.请赏析“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一句。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句,主要选取了哪些事物,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四面歌残终破楚”和“八年风味徒思浙”分别指什么?

2.请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词句,表面描绘秋色,实际是表达词人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词人用“篱”“黄花”“秋容”这样鲜明的意象渲染秋景,“开遍”“如拭”更是表现了秋景的明丽、明净。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蛾眉”指词人当时的贵妇人身份。这句写出了词人对过去贵妇人生活的留恋。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2.赏析“早又是中秋佳节”中“又”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马作的卢飞快”一句引用了“的卢”的典故,有什么用?

2.词末有“可怜白发生”一句。联系整首词,说说词人为什么感慨“可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