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014河北)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示例: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2.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七绝。

B.这首诗是诗人龚自珍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C.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2.(2014河北)这首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怎样写“离愁”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无时”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语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记游抒情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都是一种庆祝活动,“春社”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他人。

D.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为什么流传最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不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这首诗揭示了哪些人生哲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作者王安石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而是重点写登临高处的感受。

B.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历经千百次寻找之后,终于在高塔之上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

C.“身在最高层”是点睛之笔,点出了“不畏浮云”的原因,可见诗人的构思精深。

D.此诗议论中蕴含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任选一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