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017厦门质检)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指黑”强调了卖炭翁劳作到伸手不见十指。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半匹红纱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的反差,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
2.请赏析这首诗的加线句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妙在何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加线句子中的“蓬山”与“青鸟”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难”字,是全篇的诗眼,言明相爱的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
B.颔联谐音双关,“春蚕”自然承上,用“丝”谐音“思”,佳偶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
C.颈联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D.尾联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回应首联,使得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划线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了“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
B.颔联紧承首联,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手法,描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最为精彩感人。
C.颈联从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暗示男子的思念和忧愁。
D.尾联诗人寄希望于青鸟传信,惆怅而又自伤。这一希望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2.请简要分析颔联被称为千古名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