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年级(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年级(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B.前几天德州出现大范围短时间强对流天气。瞬间,天空中未雨绸缪,电闪雷鸣,白昼如夜。

C.光华中学举行秋季运动会,运动员们个个朝气蓬勃,生龙活虎,耀武扬威,奋勇争先。

D.一心渴望成功,成功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功却不期而至

 

D 【解析】 A.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不能用于同学间相互问; B.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不符合语境; C.耀武扬威: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不符合语境; D.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符合语境;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宁()    流(zhú )   竹蔑    锋芒必露

B.赘(léi )   油(kāi)     愧怍    妇孺皆知

C.热(chì)   一luò)     屏嶂    颠沛流离

D.游(áo)    溅(bìng)    自矜    酣然入梦

 

查看答案

翻过那座山,可以欣赏山那边美丽的风光;翻过那道坎,可以领略人生美好的生活;翻过那一页,过去不再,未来可期。请将题目“翻过            ”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体裁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以“别放弃”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体裁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两个小题。

哥哥,我来说说我的近况吧。你了解我,能理解我的每一句话,所以我只说给你听。我的人生战场已经转到恢复健康上,可是却遭到生活接二连三的袭击,那袭击一次比一次猛烈。说实在的,我并不怕战斗,而且越战越勇,然而,真正可怕的事情终于降临了,我现在丧失了反抗的能力——左臂已经不听使唤了。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

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渴望同你们一起奋战,能够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是他的身体却不听调遣。还有什么比这种力不从心更可怕呢?可是,我坚信我还能回到队伍里!领袖曾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不能攻克的堡垒”,这句话我一直实践着。

(1)以上文段是谁写给阿尔焦姆哥哥的信?信中说“我的人生战场已经转到恢复健康上,可是却遭到生活接二连三的袭击”,主人公的身体出现了哪两个问题?

(2)从以上文段可看出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七块红烧肉

董改正

①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

②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

③“姆妈,我来挑一截路。”

④“不要的,我行。”

⑤顺着山道走下去,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河道时,乘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的薄膜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令人疲惫的声响。我们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摇晃着。

⑥“姆妈,让我来。”我到母亲身边。

⑦“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⑧岸上红砖房的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不要钱,只是看着我们发出一连串的叹息,目送我们走进五校。

⑨很快就报完名,我住进了宿舍。母亲帮我铺好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被子湿了半边,她叮嘱我,一出太阳就抱出去晒。她跟我的同学们请求带我睡几夜,直到我晒干被子,但终究不放心,叮嘱我不要睡湿的那边。收拾完,她正要把我托付给同学们,他们忽然呼啦一声全飞走了。

⑩“我走了,你记得四点去换饭票啊!”

我点点头。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

“你一定别忘了。”她穿好雨衣,走进细雨之中。远方,山色已经苍茫。我看见她不停地回望,但终究消失在了远方。

她是在第三天赶来的。来的时候,我快上下午课了,便匆匆去食堂为她打饭。我打了半斤饭两个菜,一个炸酱,一个红烧肉,一共一块五毛五。

“你一定要吃掉,我要上课了。”

下课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了。饭盒里,炸酱没动,十块红烧肉还剩七块,整整齐齐地挨着。酱红色的浓汁,隐隐的油光,肥厚的肉块儿。为她吃掉了三块红烧肉,我开心得流泪。那时候,我一周只有五块钱的伙食费。那是我在五校第一次吃红烧肉,也是最后一次。

有一个黄昏,我到河埂上背课文,遇到了上次撑船的那个女子。她看着我说:“那天你妈妈回去时,胶靴里都是水。我让她坐在床上,帮她使劲儿拽,半天才拽下来。我收不住势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不轻。靴子拽下来,也把她的眼泪和哭声拽了出来。她是哭着走回去的。”

她深深地看着我,又说:“你妈那天给我带了三块红烧肉,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你有一个好妈妈。”

我沿着河埂跑起来,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

(选自《读者》)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从这句话可看出我家经济不好,比较贫穷。

B.撑船的女人不收钱送我们到河对岸,可以看出撑船的女人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C.第⑨自然段“母亲帮我铺好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这句话中母亲的泪是挑担辛苦之泪。

D.自然段“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这句话用环境描写表现了母亲送别我之后,我的孤单寂寞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⑨自然段“收拾完,她正要把我托付给同学们,他们忽然呼啦一声全飞走了”,这句话中的“飞”字,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同学们不愿带我睡觉的心理。

B.文章第⑤自然段划线句以动衬静,写出了我们沉默时异常寂静的环境,也写出了母亲独自挑担的艰辛和疲惫。

C.本文通过生动细致地描写,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我对妈妈的关心。

D.自然段撑船的女人说“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其实那红烧牛肉根本就不好吃,这只是为了在“我”面前表扬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才故意这样说。

3.通读全文,本文写了妈妈哪几件事情?

4.请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