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国有大疫,四万医护逆行,力挽狂澜于将倒;新冠来袭,无数普通人无私无畏,托举起了岁...

    国有大疫,四万医护逆行,力挽狂澜于将倒;新冠来袭,无数普通人无私无畏,托举起了岁月静好。聚光灯下,是英雄们的战场;平静生活的背后,是平凡者的坚守和奉献。“我”是战新冠的见证者,是防疫情的参与者,更是受触动最大的那一个!

请以“抗疫有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例文: 抗疫有我 “啪啪啪啪……”一大早,我就听到妈妈敲着电脑键盘在忙碌,我十分疑惑地问道:“妈妈,这么一大早的,你在忙什么呢?”“疫情严重了,社区要求统计我们小区有没有去过疫区,或与疫区人员有过接触,何时返回襄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是否健康……这些内容都要一一排查、记录备案,我要负责2个楼栋。”听着妈妈噼里啪啦像爆豆子似的说出这么多,我揉了揉眼,不禁脱口而出:“这么麻烦啊!”妈妈头也没抬,继续统计着说道:“这有什么可麻烦的,比起那些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我这点工作是微不足道的。现在形势紧迫,这是一场全民战“疫”,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 是啊,今年春节前后,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在我国暴发,湖北的各个城市陆续采取了封城措施。封闭小区管理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服务,我妈妈是一名党员,她第一时间报名了社区志愿者。许多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投身与病毒作斗争的医疗前线,也有许多人像我妈妈一样在后方默默支持着,配合着疫情的防控工作。 妈妈说得对,全民战“疫”,人人有责。“妈妈,你又要工作,还要做饭,现在还要忙着排查统计,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做的?”妈妈会心地微笑着转头对我说,“那你帮我做‘防控台帐’?”妈妈递给我一个装订好的A4纸大小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的表格纵横交错,记录着我们小区业主这一周以来每一天的健康信息,2个楼栋有100多个家庭,涉及500多人啊,工作量不小呢。 我迅速地起床洗漱,拿了两片面包,一边嚼一边看妈妈工作:“妈妈,我明白了,是不是让我把今天体温正常的用“√”标注到台账上去呢?这个我能做好。”“嗯,慢慢做,别看错行了!”“好的!”,我认真地拿着尺子比对,看着今日“健康信息”的那一列逐渐被“√”铺满,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报告领导,今日楼栋全部正常!”“那太好了!”妈妈继续说“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做好每一天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快去写作业吧,网课更要多加自律,今年中考要加油啊!”我努力地点了点头。 身临其境,方知其味。我帮忙做了这一丁点儿的防控工作,肩上的责任却仿佛更加沉重了。作为学生,我们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未来道阻且长,更要认真读书、勤奋专研,将来争做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像医护人员那样敢于冲锋的人、无私担当的人、胸怀家国的人! 想到这儿,我默默地在心底呐喊:中国加油!我相信,这场战“疫”,有我有你有他,我们一定会胜利!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审读题目,“抗疫”指明了写作的大环境,写作内容要和抗击疫情相关,“有我”这个“我”可以多角度理解,可以结合导语来理解,导语中列举了抗击疫情的人,有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是英雄;还有默默在后线坚守的普通人,包括社区工作者、快递工作者、出租车司机、教师、电力工作者等等,他们也在为疫情的防控和社会的正常运行贡献着自己力量。所以这个“我”,第一个可以理解为小作者自己,第二个可以理解为社会中其他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每个人都在说“抗疫有我”,这句话是一句宣言,宣告自己的责任,宣告自己的决心,要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文章不能空洞的去宣告,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写出人们都为抗击疫情做了哪些事,做出了哪些贡献,这些行为应该都是自发的,是充满责任感的,是抱着信念去做的,体现的是每个人身上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爱的意识。这事文章的中心所在。 第二,体裁。从题目上看,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是一人一事的记叙文,也可是多人多事、一人多事的记叙文,通过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件来表现抗击疫情期间人的奉献精神、责任意识、爱的精神等等,最好还要由其他人写到小作者自己,身为学生能够为抗击疫情做些什么呢?管理好自己,按照国家要求的、号召的去做,努力学习,这也是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在选材上,还是要写自己熟悉内容,可以是身边人的亲身经历,可以是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但是一定要熟悉,才能写的细致。在叙述中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要抓住细节,增强文章真实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交友之道

①人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就必须交朋友。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人生幸福;坏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人生凄惨。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

②首先是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论语》告诉我们要“无友不如己者”,“如”是“似”“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结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可以互和切磋琢磨,共同进步。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方法就是“感召”,即想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要使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互相吸引,互相感召,从而最终聚到一起。孔子曾说过:如果你不知道儿子怎么样,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领导什么样,就看他的属下,这样你就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说的就是同类相感的道理。

③其次是要结交_________的朋友。据说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这个人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称为‘吉人’。”可见,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命运。《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贤德之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贤德之人。反之,如果人所结交的都是无德之人,所听的都是诈伪的言语,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贪图利益的行为,那么就会致使自己即将遭受刑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④最后,朋友之间要以道相交。古人论人与人相处之道,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以利交、以势交、以色交都不能维持长久,唯有以道相交才能天荒地老。那么,朋友相交之“道”是什么呢?《论语》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相交之道就是“信”。与朋友交往,言语行为都很守信,才能够获得朋友的信赖,在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在社会上接人待物处事才会一帆风顺。

⑤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起跑线上,能否交到好的朋友,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鉴于此,年轻人务必要“亲君子,远小人”,选择结交对自己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好的朋友,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

(选文有改动)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依据第③段内容,在该段首句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其次是要结交______________的朋友。

3.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4.下列名言,最适合证明第②段“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轻诺必寡信。”

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D.“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查看答案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惑染。人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沦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1.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B.“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C.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2.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不能去掉,为什么?

 

查看答案

    田垄深处

①清明过后,莺飞草长。柳丝翠绿,在暖风里摇摆。枝繁叶茂的红叶石楠树,绽放出一丛丛火焰,在柏油村路两边升腾,氤氲着浓厚的春天气息。我前往浏阳河畔的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

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层层叠叠的深绿和金黄。油菜花芬芳醉人,乡野色彩悦人,水渠清波照人。从车上下来,我朝田垄深处走去。脚下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绵长田埂,好似纤纤如缕的琴弦。

③孔蒲中,中等身村,皮肤黝黑,留着小平头。他站在稻田边的土堤上迎接我。看得出来,他已经下地干一阵活儿了,裤脚上沾满泥土。我紧握着老孔的手,感到他手掌粗糙,却很有力。他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④老孔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就回乡跟父亲学种田,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年近六旬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办的家庭农场被电视台报道后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引来广泛关注。孔蒲中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与泥巴打了四十年交道。历经风霜雨雪、虫灾稻病、干旱洪涝,有过土地歉收、温饱不保的苦闷,却终于在农村改革的春潮里,看到了蓬勃的希望。从承包责任田那天开始,他就立志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描画蕴藏在心中多年的致富蓝图。2006年开始,他从自己承包土地种养的经验出发,经过反复实践,逐渐探索出“稻田+生态种养”的糢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他把种稻和养甲鱼、黄鳝、田螺、泥鳅相结合,在田间实现“互惠共生”,种稻也不用施化肥、农药。2014年他在金石村创办家庭农场,一时前来学习参观的农民兄弟络绎不绝。

⑤我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就来到老孔流转的二百六十多亩成片种养田畴。老孔用手摸着他精心设计的铁丝石棉板围挡,对我说,为防止甲鱼从田里爬出来跑走,才设计出这道围挡。不久,他就要在围挡地基上种上丝瓜。长起来的瓜藤爬上围挡,既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还可以获得数十万元的丝瓜收入。我仔细端详着这一排排稻田围挡,精巧而别致,一直朝前方延伸,装饰着绿树掩映下白墙黑瓦的农舍。乡野也成了一幅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的图画。

⑥看到身边老孔那布满皱纹的前额,我知道他是怎样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怎样默默地耕耘这片土地。一家五口,要种养收储、加工销售近三百亩地的农产品,该有多少辛劳的付出?

⑦我站在田垄深处,透过眼前的围挡,朝远处望去,稻田宽敞的田埂上,又新栽了一排排桃树。老孔说:“这个春节,不能外出,就寻思干点啥,就在田埂上栽了上千株桃树。两年后桃树长大了,既可以为水田甲鱼遮光,还可以增加收入。”“真有你的!”我从心底佩服老孔。他有泥土那样厚重的自信,有稻子那样饱满的情怀。我仿佛听到一个亲切响亮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⑧时近中午,天空变得格外澄碧,没有一丝云彩。远处飞来一群白鹭,落在稻田里。望着这群白鹭,我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田里长稻,水中养鱼,陌上结桃,堤边种菜,屋前栽花。这不就是老孔梦中都在描绘的稻田花园吗?

(选文有改动)

1.本文主要写“我”到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请根据访问行踪及活动用简洁的词语填空。

前往田垄——A____________——田畴畅谈——田垄望桃——B____________

2.文章有许多精美的写景句,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层层叠叠的深绿和金黄。油菜花芬芳醉人,乡野色彩悦人,水渠清波照人。

3.结合上下文,认真阅读第③段中描写外貌的句子,简要概括老孔的形象特点。

4.从全文看,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结合该段内容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芼迹,恩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注释)①拜右拾遗:被封为右拾遗。右拾遗,官名。下文的“侍书”“翰林书诏学士”也是官名。②僻:不正,偏离正轨。③袂:衣袖。④澣huàn濯:洗。⑤同对:一同答对。⑥股栗:害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幼学  嗜:                (2)我佛寺见卿笔迹  于: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B.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C.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D.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

4.文中柳公杈两次劝谏皇上,一次是借用笔的方法规劝,另一次是借_______________进谏。文末通过周墀来突出柳公权的形象,这和《爱莲说》中用牡丹突出莲花的形象一样,都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

5.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从他讲述用笔的道理中,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

 

查看答案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

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