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9湖南长沙)说明文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

(2019湖南长沙)说明文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问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熟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定为“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这两天便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

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知识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天球经度,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⑦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 “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的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文意转述)

A.古人用表和圭来测定土地的长短,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分别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说明对象的提出)

B.第④段通过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说明方法)

C.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D.第⑧段具体阐述了节气带来的影响与作用。(内容概括)

3.请根据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分析探究)

(链接材料)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谚:冬至吃了面,一天长(chánɡ)一线。

(1)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

(2)请说说农谚中“一天长一线”的意思。(拓展延伸)

4.(补充2016山东淄博设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一个加以介绍。(拓展延伸)

 

1.D 2.C 3.(1)白露 (2)冬至后的每天白天时间渐渐变长。 4.示例: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春天从此开始,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开始复苏。农民开始耕耘,一年四季从此开始。 惊蛰: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开始苏醒过来,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 清明: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各地有在门中插杨柳条,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的习俗。 谷雨: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立夏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 夏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立秋: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早晚初觉凉意。夏玉米进入成熟阶段。 立冬: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劳作结束,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解析】 1.A项从文章的第④⑤段可以得知,古人用圭和表观察天象,判断一天时间的长短,不是测量土地的长度,A项错误;B项从文章第④段得知,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不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B项错误;C项从文章第⑤段可知,“春分”和“秋分”这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而不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C项错误;D项根据第⑦段内容可知,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因此选D项。 2.A项“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错误,文章第①②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二十四节气”;B项文章第④段不是用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而是用来“说明天文仪器圭表”的。C项说法正确;D项第⑧段具体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不是“影响与作用”。 3. 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警惕威胁听力的隐形杀手

①日常通勤的地铁上,你是否总用耳机听音乐看视频?到家后,是不是会打开游戏调大音量,跟着兄弟一起游戏?在喧嚣城市中,低头族们不仅离不开手机,不知不觉耳机也成为生活必需品。然而,长时间佩戴耳机对人的听力有着巨大的损伤。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正面临着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②听力下降的征兆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有助于保护听力?

③听力出现问题的先兆可分为以下三类:听声困难、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楚、理解不了对方说了什么。以上概括的三类先兆,分别对应外耳、中耳、内耳,中枢在听觉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④具体到不同人群又有哪些蛛丝马迹呢?这可以从人与人之间交谈时的距离远近、说话时的音量大小中对比和观察。通常成年人以人正常的音量在4米远的距离对话应该能够听清楚,如果听不清楚且平时自己的说话声音偏大,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力下降的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经常要求重复或者提高音量才能理解表达者所说的内容,则应引起高度警惕,原因在于器官衰老常引起老年性耳聋。所以,医院对于刚出生的婴儿都会进行听力早期筛查,此后定期的听力筛查十分必要。

⑤而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一过性耳痛症状(注),即持续时间短暂的耳痛感,如果睡眠时还伴有张口呼吸、打鼾等现象,家长应立即关注孩子的听力。

噪音无疑是威胁听力的一大隐形“杀手”,应避免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的声音环境中。专家表示,85分贝大约为汽车在交通繁忙的马路上穿梭的声音。

⑦高音量的音乐也不例外。即便它不属于噪声的范畴,但是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所以,人们应尽量少去KTV、酒吧等播放高强度音乐的场所。有研究发现,在乐队工作时间越长的乐手,其听力损失发生的比例越高。

⑧此外,还应远离鞭炮、打靶枪声等爆炸声,这种脉冲式声波也会给听觉系统带来麻烦。

⑨随着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耳机的使用也愈加频繁,但应注意科学调节耳机音量,尽量减少佩戴时间,别让耳机成为损伤耳朵的帮凶。人们在地铁上、嘈杂的餐厅中或办公室中使用耳机会不自觉地调大音量,以盖过周围环境的声音,此时耳机中的声音往往会超过85分贝,这种情况下对耳朵的损伤相比自然环境下更为严重。

⑩因此,佩戴耳机每隔30分钟应摘下来让耳朵舒缓放松一段时间。戴耳机的总时长每天最好不超过2小时,音量控制在安静环境下听声舒适的级别。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注)一过性耳痛症状:是指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出现一次,往往有明显的诱因。

1.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段落作用)

2.选文第②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原因。(说明顺序)

3.你的同学喜欢戴耳机听歌,后来她常常感到自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却听不清楚,为此她去医院进行检查,假如你是一名医生,请结合本文内容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拓展延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快乐从何而来

克林格尔巴赫·贝里奇

①无论是零碎的喜悦,还是获得满足之后的激动,快乐都是一种人们更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东西。

②开始于60年前的研究中,将电极植入大鼠大脑的不同位置,发现大脑中有一块区域似乎很享受温和的电刺激,大鼠反复回到研究者对它们进行微弱电击的那个角落。如果通过线路连接,让大鼠可以通过按一下控制杆,自行启动植入电极,那么大鼠就会强迫症般地在1小时内自行刺激超过1000次。于是麦吉尔大学奥尔兹认为他们找到了大脑中专门负责产生行为奖赏效应的系统,这一区域包括位于前脑基底部的伏隔核和围绕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纤维束形成的扣带皮层,这里被视为“奖赏回路”的运作基地和快乐根源。

③关于快乐在大脑中出现的位置及方式果真如此?从未停止的探索回答了许多科学家的怀疑。奥尔兹找到的脑区位于大脑前部,由神经递质多巴胺激活,而多巴胺则是由脑干附近的神经元释放。假如大脑前部的这些脑区真能调节快乐感,那么使多巴胺充盈其间或被彻底清除,应该能改变动物对它们喜爱的某种刺激的反应,这样推断顺理成章。然而,结果并非如此。

④芝加哥大学庄小溪很有创意地通过基因改造培养出一种缺少一种蛋白质的小鼠,而这种蛋白质能重新摄取多巴胺,并使其回到神经细胞中。实验小鼠缺少这种蛋白,大脑中的多巴胺的浓度较高,但它们吃到甜食时表现出来的快乐并不比正常小鼠强烈。只是它们在扑向甜食时反应更敏捷,但舔嘴的次数没有增加。另一方面,大脑中多巴胺被清空的大鼠,对甜食丝毫不感兴趣,如果不主动饲喂,它们甚至会“绝食”到饿死。在人身上,多巴胺的浓度似乎也与人们所宣称的对某种美食的“需要”程度有关,而与“喜爱”程度无关。毒品滥用使大脑中充满多巴胺——尤其那些与“需要”相关的脑区。而由于多巴胺的冲击而激发强烈的渴求,并且使这些脑区的神经细胞对今后的毒品接触更加敏感,但毒品没有带来快感,就如小偷因诱惑冲动行窃,却并不感到有何快乐。可见多巴胺的作用只是意欲驱动,而非带来真实的快乐。

⑤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假设,“快乐电极”的刺激会使大鼠(或人类)的大脑中的多巴胺积累增多,但不能让大鼠感到快乐。不出意料,在杜兰大学希斯的实验中,启动电极使伏隔核中的多巴胺浓度提高,驱使大鼠觅食饮水,但没有使它们对食物更有好感,相反在电极刺激下奔向甜食的大鼠却摇头、擦嘴。他多次利用标准“快乐电极”对精神变态和抑郁症患者施加电流,结果都能使得至少一名患者非常强烈地想喝酒,但却没有患者感受到显著的快乐。由此可以断定,“需要”和“喜爱”是由大脑中完全不同的机制所主导。

⑥受到奖赏时的情感体验,与“喜爱”和“需要”都有关系。最终我们找到了大脑中真正的快乐中心——那些负责直接产生快乐感的区域,位于此前认为构成奖赏回路的某些大脑结构中,在这些所谓的“快乐热点”中有一个位于伏隔核中的叫做内侧壳的部位,另一个位于前脑底部深处的腹侧苍白球(主要接收来自伏隔核的信息)。

⑦为了定位这些“快乐热点”,我们搜索了那些受到刺激后能放大快乐感的脑区,比如能使大鼠对甜食的喜爱更加强烈的区域。无数次失败后,利用其大脑中合成的脑啡肽成功提高了大鼠对甜食的喜爱程度。这些“快乐热点”中的每一个,都只是它们所在位置的一小部分(小鼠1立方毫米,人类1立方厘米),但正如群岛中的每一个小岛,小岛彼此相连,与其他处理快乐信号的脑区相通,形成了一个强大、完整的快乐回路。实验中如果使快乐回路中的一部分失活,并不会减弱或中断大鼠对甜食的喜爱,除非腹侧苍白球被破坏。同时要想产生非常强烈的欣快感也不容易,除非是像我们的实验中能在短时间内立即激活整个快乐通道。

⑧腹侧苍白球在人体中是否也具有同样作用目前尚未可知,要弄清楚腹侧苍白球以及快乐回路其他部分之中,哪些对于人类感受快乐是必不可少的并不容易。有一名患者的腹侧苍白球在一次过量用药中受到损害,他说此后时常陷入抑郁、绝望、罪恶的情绪中,毫无快乐。由此可以推测腹侧苍白球在快乐感受中具有核心作用。

⑨“快乐热点”所形成的快乐回路与多巴胺驱动的奖赏系统通常互相关联,从而使我们对那些感觉良好的食物有“需要”,对感觉不好的东西断然“拒绝”。但在精神抑郁、成瘾情况下,这两类系统不再关联,导致患者一直渴望那些不再带来快乐的事物。这一关联的中断可能也与其他类型的强迫行为有关,比如暴食和赌博。弄清这种关联中断的方式和原因,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逆转产生上述疾患的大脑变化,从而恢复“需要”和“喜爱”之间的天然联系。

1.通读全文,概括说明“快乐从何而来”。

2.说明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什么位置,并答出两条理由。

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包括两个关键要素:欢欣愉悦和精神满足。科学家在揭示快乐的生物学基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还需要解决大脑如何全方位地感受高品质生活的诸多疑难。我们也希望新的发现能帮助人类将快乐与意志统一起来,让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能得到满足。

3.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方面分别获得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纹铜禁

①在介绍“云纹铜禁”的那期《国家宝藏》播出后,许多观众都被“云纹铜禁”背后的故事所打动,“云纹铜禁”也因此成为了热门话题。

②“云纹铜禁”现存于河南博物馆,是春秋时期的古物,因表面遍布朵朵云纹而得名。“禁”,在我国古代,是贵族宴飨宾客或祭祀祖先所用的案几。后来,周人见证了商人的落败,认为商纣王因肆意饮酒才使得商朝走向败亡,所以西周的统治者就将盛放酒器的案几称为“禁”。

③如今人们看到的云纹铜禁,做工精巧,但它刚出土时的模样却让人十分心疼。1978年,河南省西南部的丹江水库水位下降,一座古墓被冲开,数件青铜器和玉器被冲出丹江,河南省文物部门对这座楚国时期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云纹铜禁就是其中之一。出土时的云纹铜禁是难以计数的青铜碎片,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的“邻居”,而最终让其复活的,是中国青铜古器修复界三大圣手之一——河南博物院高级技师王长青。在一堆铜梗乃至铜渣儿面前,王长青研究断痕,小心拼接,耗时四年多。河南博物院研究员任常中说:“云纹铜禁的修复,是王老先生一生遇到的最大挑战。它越洋过海,到美国展览,至今没有走位变形,堪称经典之作。”

④云纹铜禁有着霸气的外形。1米多长的禁身上方攀附着12条龙形怪兽,它们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禁身的下方是12条虎形怪兽,蹲坐在禁下支撑着器件,庄严神圣之感让人不禁想到了“问鼎中原”的楚庄王,正如赵世纲先生所说:“它是楚国黄金时代的器物,是楚国能够争霸中原的一种象征!”

⑤另外,云纹铜禁令人折服的还有它的制作工艺。云纹铜禁的制作方法相当特别,采用的是失蜡法。即先用蜂蜡做成铸件的形状,再用其他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融掉蜂蜡后,再将青铜溶液灌入其中,冷却之后就成了铸件本身。失蜡法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对于美国人来说,失蜡法是现代西方制造业乃至西方崛起的温床,他们难以想象中国在2500年前,就能够铸造出这样复杂的器物。

⑥因此,学术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作为中国人,你到河南博物院,想看就能看云纹铜禁;作为外国人,要看云纹铜禁,必须先到中国。”

1.从全文来看,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段落作用)

2.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复活”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词语理解)

3.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学术界的话有什么表达效果?(句子赏析)

4.阅读全文,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云纹铜禁”成为当前热门话题的原因。(信息提取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赓续汉字音韵之美

①最近,一篇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认证”。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②说服到底念shuō fú还是shuì fú,铁骑究竟是tíe qí还是tǐe jì?事实上,这些读音出现争议,并非首次。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就成为规范读音。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也引发热议。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改为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改为shuaī),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了韵律美感。

③“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形成的普通话……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中既有河水奔腾而下,也随着支流的汇入,地势的起伏,以及地貌、气候,植被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④然而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

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于反复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到一脉相承的源头。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关注字词读音的修改,正是因为存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

⑥进而言之,人们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常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诗情。我们不可能要求语言一成不变,相反,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容纳当下生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应看到,在变动不居中,我们仍然需要找到接续传统的空间。

(选文有改动)

①赓:续1继续。

1.第①段中教育部有关部门针对什么情况做出了回应?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加点词语“河床”的含义。

3.选文中作者对“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持什么态度?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圆明园的毁灭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③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④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附文:

①……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寺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圈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②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未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授出裁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

(附文摘自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圆明园的毁灭》写道,圆明园也是世界文化;雨果说的哪句话与这个看法相同?

2.请简要分析《圆明园的毁灭》③段与“附文”①段画线句子中修辞方法的作用。

3.“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的句子里有“奉命”一词,这个词有何作用?

4.《圆明园的毁灭》中写道:“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附文”中也有与之类似的句子。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5.《圆明园的毁灭》与“附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