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藏晖与守拙
①苏轼曰:“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稚拙才是巧妙,巧妙成就稚拙,平淡才是真实,繁华未必可信任。一以贯之,藏晖与守拙,人生之大智慧也。
②胡适与曾国藩一生恪守的治学之道,便是这句话的极佳写照。胡适早年尤其喜爱“至人贵藏晖”这句话,于是以藏晖为室名,并针对文人们弄巧卖智、巧伪趋利的恶劣风气,提出“藏晖”的重要性,于万花丛中收敛锋芒,韬光养晦。诚如所言,只有沉下去,才可有大作为,才可达到“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的境界。
③藏晖,是达到目的的绝佳方法。《庄子》中讲到,木匠和弟子见众人围观一棵参天巨木,弟子停下来饱看一番,木匠却视若无睹。弟子后来询问木匠如此好木,为何不肯看一眼。木匠曰:“散木也。”此木以其“散”而得以不被砍伐。庄子的智慧在于参透了散木看似无用的外表之下的极大价值,于是他悟出自己“无用之用”的道理。所以,藏晖,不就是为了能够彰显真正精妙绝伦的价值而终有所成吗?
④大巧若拙。在至拙之处有至巧之感。拙,并非真笨拙,而是大智若愚。曾国藩曾在给宋子久的信中写道:“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安于拙”不仅是指对待学问要保持谦恭的态度,而且更要懂得守拙背后勤以补拙的大智慧。
⑤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的作品以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他常常从无人问津的角度,去凝视这个世界的真实景观,他的一些言论甚至让他丢失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众人嗤笑他傻里傻气,而他却说:“我写作只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正因他的矢志不渝和荣辱不惊的态度,以及能够坚守身为作家的初衷,他的文字才如此动人。反观现实中的我们,太容易被城市的霓虹灯光和欲望幻象所遮蔽。
⑥由此看来,藏晖并不是只埋头书斋,而是在追寻之路上收敛锋芒;守拙也不是踌躇不前,而是曲折前进,守住初心并为之全力以赴。守的本质,其实是专注和深入。
⑦俗世里,我欣赏那些谦卑、温和目光的“隐者”,他们将自己掩入尘埃之中,一双眼,看到的美无与伦比。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样大隐于野的体悟。一个人坐在时间的溪水边垂钓,观日月星辰,看寒来暑往,感四季分明,静听种子播撒信念,仰视古树支起苍穹,洒脱悠然。返璞归真,拙中见巧,我们感受到的是精确的审美意趣和丰富的生命内蕴。
⑧嗟乎!揆诸时下,多少人只是一味地追求时尚,却被表面的华丽迷惑了双眼。我们像聒噪不休的“鹜”习惯性地昂首高歌,以目中无人的思维定式互相批驳。究其原因,引用一个著名的譬喻来说,是缺少放弃狐狸的机智而甘心回归为笨刺猬的勇气。仅图一时之利,就扼杀了未来的一切可能,我们缺失的正是这份守拙抱朴之心。
⑨愿我们都能褪去华美的袍衣,守住稚拙和平淡……
(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真正的“藏晖”与“守拙”是什么。
2.第⑥段“由此看来”中的“此”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括。
3.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进行说理,有什么作用?
(2019广西河池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①原中央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到:“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②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入学的第一课。
③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④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
⑤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韩信“忍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⑥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地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文/佚名选自《群文阅读》,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通过李咏的话引出主要观点:成熟的人才会谦让。
B.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本文属于驳论。
C.选文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事例,目的是使论据全面而典型,论证更具说服力。
D.选文的层次结构可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
2.第②段加线句子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
3.请简要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
4.弯腰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但是有人认为“宁折不弯”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偶像
①偶像,是指人们崇拜、仰慕的对象。心中之所以会产生偶像,是因为想要追求更高的高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激励自己进步……偶像身上一定有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也许是文才,也许是修养,也许是风骨。
②人们对于偶像的尊崇自古便有。李白的偶像是谢安,他写过许多作品表达对谢安政治风度的仰慕,其中,《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详细记叙了谢安从出山从政、获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再到功成身退的过程,表达了他对以谢安为代表的“魏晋风度”的赞美。他自己也深受影响,成为一代诗仙,其文章七分豪气三分恣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继承并超越了魏晋风度。苏轼十分敬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高度赞扬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而苏轼也受到了韩愈的文风哲思及其所象征的儒家正气的影响,无论在人生中遇到何种挫折,始终不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由于命途多舛,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在韩愈思想的基础上,他又有自成一派的洒脱自适,多了一些自己的味道。总之,古贤大多都有自己的偶像,而优质偶像对于人的影响最终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偶像的影子无处不在,影响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藏在笔下的每一篇文章里,融在周身的气质中,引领人踏上更高的阶梯。
③一个时代的偶像也深深影响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所以说,不同时代的偶像象征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在古代,人们的偶像大多是孔子、欧阳修、朱熹等圣贤,体现了人们对学问与士大夫精神的追求;在民族的危亡之际,许多人的偶像是孙中山、毛泽东等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人物,代表着追求公平正义、捍卫家国的时代精神。而如今,一提“偶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颜值”“小鲜肉”等标签。时代的确不同了,一方面是物质充裕、安定祥和的环境,另一方面是日益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年轻人对偶像自然少了一些内在的要求,多了一些外在的挑剔,“偶像”日渐娱乐化,成为一种商业现象。然而,光鲜亮丽的外在带来的愉悦总是短暂的,许多年轻人所追的“星”离“偶像”的本义尚有差距。年轻人的人生路道阻且长,我想,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继而引领我们去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才当得起“偶像”二字,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偶像。其实,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偶像无处不在,这正体现了多元、奋进的时代文化和时代精神。偶像的价值不在于被仰望,而是用他们的精神火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8月23日,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畅谈了对偶像的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
2.选文第②段中引用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赞扬韩愈的话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在论据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
4.举出你心目中的一个偶像,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偶像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疑》《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某些国人语言之鄙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不足,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文有删改)
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
2.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隐含在文中的真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变世界的那颗种子
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袁隆平成了“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这句——“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座谈会上,袁隆平也曾笑着说:“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
②袁隆平离不开农田,尽管已经90岁,仍然坚持“每天要到田里看看”。这次出发来北京之前,他一大早还先到田里待了半个小时,跟心心念念的稻子短暂地道个别。而带着“共和国勋章”回去后,袁隆平说,明天第一件事,就是下地看看。
③“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他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他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他做科研一贯的原则。在西南农学院学习期间,他对学术孜孜以求,阅读了许多中外农业科技杂志。他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感悟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要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195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处于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就是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经验。1961年,严重的大饥荒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他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的追求。
④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不育株,汗水在他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他在勘察了14余万株稻穗后,终于检查到6株不育株,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⑤在袁隆平89岁的生日时,有人问及生日愿望,他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禾下乘凉”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如今,这一梦想正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
⑥在农业科学创新方面袁隆平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让人景仰。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心细幽默、随性自由的可爱老头。
⑦有一次他加班到晚上11点,回家后邀请爱人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带上一把小剪刀,爱人不解地问,带剪刀干什么,他说,河里有渔民布下的许多渔网,夜里游泳万一碰着鱼钩,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爱人听了,心里幸福潮涌。
⑧他在安江农校当老师时,给学生上课,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学生哈哈大笑。他严肃地说:“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当书签呢。”
⑨他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扣子掉了不补,皮鞋脏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给他取了浑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洁的意思。
⑩如今,在他的心里也许种下了一亩田,那里不受世俗纷扰,透着恬静,安逸,他可以全力为“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不懈努力……
1.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改变世界的那颗种子”的理解。
2.请对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句进行赏析。
(1)“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
(2)汗水在他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3.选文为什么具体描述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境?
4.《藤野先生》中有藤野先生“穿衣模糊”的描述,选文对袁隆平也有该类描述,请简析其作用。
5.袁隆平身上具有哪些做科研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事例简要说明。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纯粹学人 行不言之教
——怀念季羡林先生
①转瞬之间,季羡林先生已离开我们十年了。其间,往事不断浮上心头,总觉得先生没有远去。随着岁月的流逝,先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而我对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能够承蒙先生教泽,追随先生治学31年,实乃人生幸事。
②1978年10月,我在未名湖畔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季先生。他穿一身藏蓝色的中山装,操一口乡音浓厚的山东腔,慈眉善目,平易朴实。先生甫一开学即给我们研究生上了一课,主讲如何治学。他指出,无论从事印度哪个领域的研究,都应当学习印度的历史、哲学与文化,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他主张,在确定选题之后,必须做好有关文献的检索工作,穷搜有关图书资料,然后再写论文,而在写作中则要言必有据,不断查询各种工具书,以减少事实记忆和文字差错;在掌握英语的同时,应当学习对象国的语言,并尽可能不断提高汉语水平。在谈到学术规范时,他强调,做研究必须老老实实,凡引用别人的东西,哪怕只是一句话,亦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在谈到写文章时,他推崇“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严谨治学精神。先生语言平实,却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让我们受益终身。
③我入学之时,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先生陆续出版的多卷本译著《罗摩衍那》以及专著《〈罗摩衍那〉初探》,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我意识到,先生进入了著述的井喷阶段。随后数十年间,他新著迭出,令人目不暇接。人到了耄耋之年,反倒健笔凌云,意气纵横。无论是散文还是学术著作,均成传世经典。他终身奋进,以自己对学术的热忱追求和勤苦耕耘行不言之教。
④我在第二学年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准备探讨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创作。先生将他1961年5月15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一文复印件赠予我。1981年5月,我将毕业论文初稿呈送先生审阅。大约一周后,先生将论文返还我并提出指导意见,上面有他添加的字句。先生认为我的论文偏长,建议将第一部分生平研究删除,并大力压缩其余部分。答辩委员会的各位先生,尤其是季先生,对我十分宽厚,没有提任何难题,于是答辩顺利通过。
⑤1982年,印度诗人和小说家梅特丽耶·黛维访华。她16岁即出版第一部诗集,泰戈尔非常欣赏其才华并亲为作序。诗人在暮年曾四度到她位于大吉岭的家中度假,说了许多精妙的话,被她记录下来,形成了《家庭中的泰戈尔》一书。黛维将此书赠送给季先生并请他将该书译成中文,先生承诺亲自翻译。
⑥1984年孟夏,季先生前往友谊宾馆看望再度来访的梅特丽耶·黛维。我叨陪末座。席间,黛维问及先生译事进展情况,并不客气地说:“难道你们非要等我死了才出版你们翻译的这部书吗?”先生在随后的8个月中将全书译成中文。他本可以动用自己的学生翻译此书,然而没有。他信守承诺,亲力亲为,保证了译本的质量。
⑦1999年7月5日上午,印度文学院授予先生名誉院士学衔仪式在北大临湖轩举行。罗特院长首先宣读了印度文学院授予先生名誉院士学衔的决定,随后发表演说,盛赞先生毕生为文化事业和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身体力行,始终保持了一个纯粹学人的本色。
⑧先生生活简朴,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由于藏书甚多,更由于珍惜时间,居无求安,他的家始终没有装修过。他的饮食无非粗茶淡饭。我们研究生在有机缘与先生聚餐时,都会点先生爱吃的一些家常菜,如豆苗、花生米之类。先生所以能够长寿,与他心灵纯净、勤于著述和生活俭朴都有关系。
⑨“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季羡林先生是一个纯粹的学人,却以扎实的行动影响了无数后学。他永远是莘莘学子的光辉楷模。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2019.7.12)
1.在和季羡林先生的接触中,“我”获得了哪些治学方面的启示?
2.从选文来看,季羡林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4.文章最后一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5.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