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 韦 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

韦 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1.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2.“惊”字,紧承上句“异”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思念江南风光时的凝神状态,同时也使诗人感到在此异乡滞留的时间已久。 【解析】 1. 本题考查是个情感。(1)翻译:离乡万里风光习俗都不相同,忽然鸟一叫感到心惊。怎么能对着远方的来客,叫着这让人心碎的乡音?(2)结合“远客”“故乡”可知,这首诗抒发的是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2. 本题考查炼字。(1)翻译。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离乡万里风光习俗都不相同,忽然鸟一叫感到心惊。令我心惊。“惊”指心惊。(2)语境义。这里指作者听到鸟叫而心惊。“惊”字,紧承上句“异”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思念江南风光时的凝神状态。诗人此时正在回忆不同于万里风烟的江南景色,而百舌的叫声不禁使诗人突然意识到已经是又一个春天来临,此时的江南风光自然会更加秀丽,也更令人怀念。同时也使诗人感到在此异乡滞留的时间已久。久客思归,不得不使诗人闻百舌声而骤感惊心。一个“惊”字展现出动态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震动,为下文写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诸葛亮《出师表》)

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③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大人者,言不必信,_____惟义所在。(传统文化《孟子•离娄下》)

(3)根据提示默写。

①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月亮仿佛一面刚刚打磨过的明镜”意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美当代英雄豪杰的诗句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我发现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父亲回来了,家里的“团圆饭”不一样了:就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去往新的学校,那里的风景也定然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情。在不一样的体验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请你以“不一样的____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而整洁;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

三个目标之后

余秋雨

很多年前,我收到美国企业家贝林写来的一封信。他邀我做他的顾问。

他是世界级的富豪,主持着一个庞大的慈善机构,专为各国残疾人提供轮椅。

他说,他出身贫苦,逐渐致富,曾为自己提出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是“多”,即追求钱多、厂多、房多、车多、雇员多;第二阶段是“好”,即在多的基础上淘汰选择,事事求精,物物求好,均是名牌,或比名牌还好;第三阶段是“独”,即在好的基础上追求唯一性,不重复别人,也使别人无法模仿自己。

他很快完成了求多、求好、求独这三个目标。本应满足了,他却深感无聊。当无聊笼罩了生命,他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就不再有一丝骄傲。

他对我说:“当我完成这一切时,还不到六十岁。家里没有人要继承我的产业,我今后的日子就失去了目标。一度,我甚至不想活下去了。”

他继续告诉我,终于有一天,一个六岁的越南残疾女孩救了他。那天他顺手把专机上的一台轮椅推给这个无法行走的女孩,女孩很快学会操作后,双眼闪现出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亮。贝林先生在那种光亮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第二个救了他的是一位津巴布韦青年。那天,这位青年背着一位残疾的中年妇女,用了两天时间穿越沙漠来到他面前。贝林先生问:“这是你母亲吗?”

青年回答:“不是。”

“是你亲戚吗?”

“不是。”

“你认识她吗?”

“不认识。”

“那你怎么把她背来了?”

“她听说有人在这里发轮椅,就让我背她过来。”青年回答。

这个青年说,他要回到出发的地方,把这两天耽误的时间补回来,随后,他就转身大步走了。

看看他的背影,贝林先生心头一震。这个津巴布韦青年一看就非常穷困,帮了不认识的人一个大忙,却不要任何回报。

贝林先生说:“我居然到六十岁才明白,慈善的事,早就可以做了,我也可以早一点摆脱无聊。慈善,是一种寻找人生意义的自我救赎。”

我为贝林先生自传的中文版定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译名——为富之道。

贝林先生与我的对话在报刊上发表之后,中国读者最感兴趣的,是他在六十岁前的三大目标。求多、求好、求独,几乎概括了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正在逐步攀缘的三大台阶。多数人还在第一台阶,少数人已经在第一到第二台阶之间,攀上第三台阶的比较稀少。

攀缘是辛苦的,也是令人兴奋的,因为有目标,我非常欣赏贝林先生说的一句话:“我把梯子搁错了墙,爬到墙顶才知道搁错了。”我告诉他,这句话已经具有文学价值。

我并不认为所有企业家都必须像他一样最后全然投身慈善事业,但是我希望大家经常想,爬到墙顶之后要干什么,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还没有攀到高处,在半道上就已经感到无聊。

贝林先生告诉我们,需要更换梯子搁置的方向,更换目标。

新的目标会是什么?应该多种多样,但是贝林先生和其他类似人物抬手指了一个,那就是超越个人功利,为大善、大爱、大美留出更多的地方。

(选自天地出版社《雨夜短文》)

1.文章为什么以“三个目标之后”为题,而不以“三个目标”为题?请说说你的理解。

2.贫穷的津巴布韦青年背着一个陌生的残疾妇女,穿越沙漠来到贝林面前,只为了帮助她得到一张轮椅,并且不需要回报。请你运用心理描写描述贝林目睹青年的背影时“心头一震”的具体感受,不少于20字。

3.贝林说“我把梯子搁错了墙,爬到墙顶才知道搁错了”,这句话中“搁错了墙”指什么?道出了贝林什么样的感情?

4.文章倒数第五段提到“中国读者”与“中国大多数企业家”,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那些“超越个人功利”,有大善、大爱、大美的人点赞,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要求写出人物的名字和相关优秀事迹。

 

查看答案

说明文阅读

口罩:隔离线毒的“武器”

①1910年冬,肺鼠疫从俄国贝如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他切断了传播途径,给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不到4个月时间就战胜了这场灾难。

②同时,伍连德还设计发明了用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

③设计之初,伍连德曾将口罩的绑带设计成两端各三条:上方两条沿耳上方系在脑后,中间的沿耳下系在颈后,下方的则向上系在头顶。为使用方便,不久后他将绑带简化成两对,而防护作用依旧。这样一款自制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被称为“伍氏口罩”。

④口罩变成公众常备物品,则伴随着一场“史上最可怕的的传染病”。

⑤1918年3月,流感在美国爆发。由于150万美军被陆续派往欧洲参战,流感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欧洲大陆,并造成全世界空前的灾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共造成了世界____万至1亿人死亡。

⑥这种传染病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疫源地并不在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该国是中立国,未对疫情信息进行封锁,所以很多消息都来自西班牙。西班牙流感传播的后期,人们才普遍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口罩成为预防流感的重要工具。普通平民被要求戴上口罩。虽然只是简易款,以今天的防护标准来看,其抵御病毒侵袭的效果并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口罩已变成全民用品。

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口罩继续发挥着更多防护作用。

⑧1952年12月,持续了多天的严重空气污染造成英国伦敦上万人死亡,口罩成为在雾都生存的必需品。制作口罩的材料也在对抗污染的过程中不断进化。各国陆续颁布了职业健康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现代口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⑨如今,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近年来,口罩的技术含量逐渐增加,除了医用外科口罩,防尘、防花粉、防雾霾,甚至防紫外线、带清凉感等个性化品类也不断面市。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伍氏口罩”由医学博士伍连德设计,简单易戴,价格低廉,在抗击肺鼠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B.“西班牙流感”因为疫源地在西班牙而得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造成全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C.“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使口罩变成了公众常备物品。

D.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巨大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

2.第⑤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_____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分析原因。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

4.文章写了口罩的发展史,其中促进口罩发展的事件有哪些?请写出两大事件。

 

查看答案

课文重读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②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如果不识文字,那自然不必说了。即使识了文字,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是佳句。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儿: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就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⑤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⑥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选自课文,有删改)

1.最适合做本文论点的一项是(   )

A.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B.鉴赏文艺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C.按照字面解释,就难以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D.理性分析并驱遭想象,才能接触作者的意境。

2.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关系,再以诗歌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B.“长河落日圆”的“圆”用得不恰当,这样落日和朝阳并没什么不同,意境缺少独特性。

C.作者要多观察、思考,将感情寄寓在文章中,而读者只要多做抽象分析,就可以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D.作者随便地集合文字,也可以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第④⑤段关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赏析的论证,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就大漠上炊烟的来由、风吹烟会曲折、落日圆的本来的样子来研究、考察,就不能领会诗意了。这是反面论证。

B.如果想象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所构成的北方特有的旷远荒凉而静寂的画面,就能领会诗歌的意境。这是正面论证。

C.读者不曾到北方,却能由这两句诗想象大漠的旷远、荒凉而静寂之美,这样扩大了眼界,获得了审美愉悦。这是举例论证。

D.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反面论证来论证想象对于鉴赏文艺作品的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