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今朝廷久无忧矣,天下久太平矣;兵久弗用矣,士①曾未教矣;中外方奢侈矣,百姓反困穷矣。倘相府思变其道,与国家磐固②基本,一旦王道复行,使天下为富为寿数百年,由今相府致君之功也;倘不思变通其道,而但维持岁月,一旦乱阶复作,使天下为血为肉③数百年,亦今相府负天下之过也。昔曹参④守萧何之规,以天下久乱与人患而不敢有为者,权也;今天下久平,修理政教,制礼作乐,以防微杜渐者,道也。张华⑤事西晋之危,而正人无徒,故维持纲纪,以延岁月,而终不免祸,以大乱天下。今圣人在上老成左右岂取维持之功而忘磐固之道哉?
(节选自范仲淹《上执政书》,有删改)
(注释)①士:学士。②磐固:如磐石般稳固。形容不可动摇。③为血为肉:指遭受刀兵(战乱)。④曹参: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⑤张华:西晋时期政治家。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今圣人在上老成左右岂取维持之功而忘磐固之道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百姓反困穷矣 穷: (2)倘不思变通其道 道:
(3)以天下久乱与人患而不敢有为者 患: (4)张华事西晋之危 危: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天下为富为寿数百年,由今相府致君之功也。
(2)故维持纲纪,以延岁月,而终不免祸,以大乱天下。
4.选文中范仲淹的观点让你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哪些句子?
5.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管宁、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二)王安期③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④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三)陈仲举⑤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⑥,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陈曰:“武王式⑧商容⑨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四)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⑩,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②轩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③王安期:名承,字安期。两晋时期太原人。④宁越:战国时赵国中牟人,刻苦学习十五年,成为周威公的老师。后来把“宁越”作为读书人的代名词。⑤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人。东汉灵帝时官至太傅。⑥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⑦廨(xiè):官署。⑧式:同“轼”,乘车时俯身扶轼以示致敬,引申为登门拜访。⑨商容,商代贤人。⑩焦然:形容烧焦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异: (2)歆废书出观 观:
(3)有澄清天下之志 志: (4)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左右:
2.下列选项中,与“何处来”中的“何”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徐公何能及君也
C.同予者何人 D.万钟于我何加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4.第三篇短文中,体现了陈蕃怎样的品格?
5.请给第一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①,月余便通。家素贫苦,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②李周仁受毛诗③、尚书,章武④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虯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铉以乡里无可师者,遂与州里杨元懿、河间宗惠振等结侣,诣大儒徐遵明⑤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冬不畜枕⑥,每至睡时,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恒至数百。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年三十六丁父丧服阕⑦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州举秀才,除太学博士⑧。
(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
(注释)①急就篇: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②浮阳:古县名,今河北沧县东南东关。③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④章武:即彰武。在今辽宁省。⑤徐遵明:北魏儒家学者,经学家。⑥畜枕:指用枕头。⑦服阕(fúquè):指守丧期满除服。⑧太学博士:古代学官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居徐门下五年 居: (2)撰定孝经 撰:
(3)假寐而已 寐: (4)生徒恒至数百 恒: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年三十六丁父丧服阕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
3.下列选项中,与“冬乃入学”中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大惊(《桃花源记》) B.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铉以乡里无可师者。
(2)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
5.请概括选文中主要讲述了李铉的哪些事迹。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慎,字佛护,薛善弟,河东汾阴人也。好学,能属文①,善草书。起家丞相府墨曹参军②。保定③初,出为湖州刺史。界既杂蛮夷,恒以劫掠为务。慎乃集诸豪帅,具宣朝旨,仍令首领每月一参,或须言事者,不限时节。慎每见,必殷勤劝诫,及赐酒食。一年之间,翕然④从化。诸蛮⑤乃相谓曰:“今日始知刺史真民父母也。”莫不欣悦。自是襁负而至者千余户。蛮俗婚娶之后父母虽在即与别居。慎谓守令曰:“牧守⑥令长⑦是化人者也,岂有其子娶妻,便与父母离析?非唯萌俗⑧之失,亦是牧守之罪。”慎乃亲自诱导,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有数户蛮,别居数年,遂还侍养,及行得果膳,归奉父母。慎以其从善之速,具以状闻,有诏蠲⑨其赋役。于是风化大行,有同华俗。
(选自《北史·薛慎传》,有删改)
(注释)①属文:即撰写文章。②墨曹参军:官名。③保定: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年号(561—565年)。④翕(xī)然:一致的样子。⑤诸蛮:古代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⑥牧守:指州郡的长官。⑦令长:县令。⑧萌俗:民间风俗。萌,通“氓”,民众。⑨蠲:(juān):除去,免除。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蛮俗婚娶之后父母虽在即与别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具宣朝旨 具: (2)或须言事者 或:
(3)今日始知刺史真民父母也 知: (4)有数户蛮 数:
3.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便与父母离析
A.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B.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慎每见,必殷勤劝诫,及赐酒食。
(2)慎乃亲自诱导,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
5.请概括薛慎是如何改变湖州境内各族的风俗的。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①曰:“吾惛②,不能进于是矣③!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④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⑤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注释)①王:指齐宣王。②惛:古同“昏”,迷乱;糊涂。③不能进于是矣:对您的说法不能做进一步的领会。④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产业。如土地、田园、林木、牧畜等。⑤罔:同“网”,有“陷害”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孰能御之 孰: (2)惟士为能 惟:
(3)及陷于罪 及: (4)故民之从之也轻 从: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3.下列选项中,与“我虽不敏”的“虽”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B.虽乘奔御风(《三峡》)
C.今虽耄老(《送东阳马生序》) D.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2)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5.孟子认为贤君制定合适的政策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020原创:写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子①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②,忽奔腾而砰湃③,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④,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⑤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⑥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⑦,砭⑧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⑨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⑩之余烈。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节选自欧阳修《秋声赋》,有删减)
(注释)①欧阳子:作者自称。②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③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④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⑤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⑥明河:天河。⑦栗冽:寒冷。⑧砭(biān):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用为刺的意思。⑨绿缛:碧绿繁茂。⑩一气:指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天 之 于 物 春 生 秋 实 故 其 在 乐 也 商 声 主 西 方 之 音 夷 则 为 七 月 之 律。
2.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风雨骤至______________
(2)衔枚疾走______________
(3)但闻人马之行声______________
(4)物过盛而当杀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与“草拂之而色变”的“而”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B.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2)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5.我们学过的郦道元的《三峡》也写过秋声,与本文的表现手法不一样。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郦道元与欧阳修分别是如何表现秋声的不同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