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都是春天 秦锦屏 ①湖南人何兴荣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都是春天

秦锦屏

①湖南人何兴荣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圆圆胖胖的笑脸上有一股孩子气。然而,让我在一群人中注意到他,并非因为他的笑,而是“吃哒吃哒”的抽泣声。

②在一个慈善活动现场,我受邀讲述一群西北孩子读书的故事。

③我讲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课间十分钟时,相互挤在一起跺着脚取暖。中午,他们捧着热腾腾的饭食经过校园,走到教室,饭菜上面就已经蒙上了薄薄的冰花,他们咬着“嘎吱嘎吱”尖叫的冰花饭粒,明亮的眼睛望着我,诉说他们对外面世界热气腾腾的向往。天气寒冷,他们一张嘴,就有白色的气团,花儿一样开在他们的唇边……

④我讲离别前几天,我进城去办事,在校门口招手搭上了一台过路的小车,被他们无意中看见,误以为我要离开了,立刻大呼小叫,从校园冲出来,追着汽车一阵猛跑……吓得那位陌生而好心的司机,匆忙在我颤抖失控的喊叫声中陡停。我急忙推开车门,紧紧抱住寒风中追上来的孩子,他们有的从身后将我环抱住,有的拽着我的袖子、扯着我的手袋,依偎着我,一个个颤抖得像离娘的小鸟……

⑤故事还没讲完,人群中传来“吃哒吃哒”的抽泣,声音越来越大,迫使我不得不停下来,泪眼相看—— 一个穿着红西装的男子,正拽着衣袖擦鼻子抹眼泪,一副孩子气的模样!

⑥这个压抑不住哭声的男子就是来深圳做服装生意的湖南小老板——何兴荣。

⑦不久,这群西部的孩子收到了何兴荣为他们买的新衣和文具。

⑧半年后,我接到何兴荣的邀请电话,说他组建了一个专门为社会做善事的“春天服务队”,让我去参加他们的慈善会。

⑨会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我刚一到大厅,何先生像只麻利的兔子一样从雅间蹦出来,跟我握手,咧着的嘴笑成了一朵盛开的喇叭花。

⑩我想,此情此景,何兴荣应该不哭了。

大会开始,来宾纷纷发言。最后,大家强烈要求躲在角落的何兴荣发言,他迟疑着不肯上台,直到掌声热烈,呼声连天了,他才匆匆跑步上台。站定后,环顾四周,嘴巴张了半天,愣是红着脸没吐出半个字,听到大家善意的哄笑声,他圆圆的脸上浮出满满的歉意和笑意,然后就一鞠躬,再鞠躬,张着翅膀一样的手臂,弯腰用肢体语言来谢谢大家。

台下掌声热烈,大有不放过他的意味。

他终于害羞地开了口:“我真的,真的不知道讲什么……”说着,站在舞台上的他,双手合十,频频给大家鞠躬,又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主持人解围说,好吧,那我就给大家念一封孩子们写给何总的信吧。

主持人刚念了个信头:“亲爱的何叔叔,您好吗?我们想念您……”何兴荣嘴巴一咬,低下了头。接着,所有人都看到——何兴荣拽着衣袖擦鼻子、抹眼泪,一副孩子气的模样,那“吃哒吃哒”的抽泣声大到几乎要盖住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读信声。

这次,台下没有一个人笑,一浪又一浪的掌声哗哗地响起来。

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谁也没有想到,何兴荣突然上前抢过主持人的话筒,大声说:“各位,各位,我想说——在深圳,我是一个小老板,虽然赚钱不多,但吃饭是够用了。至于为啥去做好事,我想,能帮别人一点是一点,我帮不了的,还有你们大家会援手,对不对……不管哪里人,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仔细想想,哪个人在世上没受到过别人的帮助……反正,哎呀,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就想,让我们大家一起做春天,去温暖那些需要温暖的人,好不好……”他突然像一个演讲者一样,高高地扬起手,雕塑一样定格在台上。

现场沸腾了!

突然,主持人发现了新情况,立刻说:“哎哎哎,何总,你不许哭啊!你再哭,我们也哭了啊!”可能是主持人的幽默逗乐了他吧,他还满腮的泪水呢,却“扑哧”一下,笑了!

善良美好的何兴荣,笑吧!我相信,以后,你的笑声会更多!因为,我们都是春天!

(选自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1.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都是春天”的理解。

2.联系上下文,自选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

天气寒冷,他们一张嘴,就有白色的气团,花儿一样开在他们的唇边……

3.梳理文章内容,概括回答问题。

文中两次写何兴荣“抽泣”,“抽泣”之后他做了什么事情?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⑫⑯⑱段对慈善会现场的描写主要有什么作用?

5.概括何兴荣的性格品质。

 

1.春天是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季节,在文中象征着温暖和爱心。表达了希望人人伸出援助之手,去温暖那些需要温暖的人的愿望。(意近即可) 2.比喻,将白色气团比作花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孩子们学习环境的艰苦,表现了他们的乐观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意近即可) 3. 成立慈善会,帮助西部的求学孩子; 呼吁大家都伸出援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意近即可) 4.(1)侧面烘托何兴荣质朴善良的品质;(2)推动情节的发展。(意近即可) 5.(1)为人憨厚,质朴;(2)善良,有爱心,有同情心;(3)有些孩子气,害羞腼腆。(意近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题目理解。(1)本义。春天是时间名词,因为其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故春天一直是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季节。(2)结合第二十段“善良美好的何兴荣,笑吧!我相信,以后,你的笑声会更多!因为,我们都是春天!”可知,“我们都是春天”的“我们”包括何兴荣,包括其他在场的人,这些人都是有善心的人,都是愿意献出爱心的人,故“春天”在文中象征着温暖和爱心。同时,告诉何兴荣开心的笑吧,因为会有很多满怀爱心的人,表达了希望人人伸出援助之手,去温暖那些需要温暖的人的愿望。 2.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角度。“就有白色的气团,花儿一样开在他们的唇边……”把孩子们张嘴吐出的白色气团比成花儿,故可判断是比喻修辞。(2)分析。把因为天气寒冷,孩子们呼吸时吐出的白色气团比成花儿,一方面写出了孩子们学习环境的艰苦;另一方面,从花儿这个喻体看出一种美好,结合“明亮的眼睛望着我,诉说他们对外面世界热气腾腾的向往”可知,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孩子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对外界充满向往,表现了孩子们的乐观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第六到第八段“这个压抑不住哭声的男子就是来深圳做服装生意的湖南小老板——何兴荣”“不久,这群西部的孩子收到了何兴荣为他们买的新衣和文具”“半年后,我接到何兴荣的邀请电话,说他组建了一个专门为社会做善事的‘春天服务队’,让我去参加他们的慈善会”可概括:成立慈善会,帮助西部的求学孩子。(2)结合第十七段“仔细想想,哪个人在世上没受到过别人的帮助……反正,哎呀,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就想,让我们大家一起做春天,去温暖那些需要温暖的人,好不好……”可概括:呼吁大家都伸出援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4. 本题考查情节作用。(1)这三段都是现场其他人的反应。第十二段,是何兴荣被邀请上台致辞,羞涩,只是鞠躬表达感谢,第十二段的掌声表现了现场其他人的鼓励和起哄,一定要他说。第十六段。当何兴荣听到主持人读孩子们给他的信时哭泣了,现场的人用掌声表达对他的鼓励和赞美,赞美他的善行和善心。第十八段。何兴荣表达做善事是一个本心的想法,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现场沸腾了,表现了众人对他的支持和称赞。所以,三个段落都是通过现场其他人的表现来展现他们对何兴荣的称赞,侧面烘托何兴荣质朴善良的品质。(2)何兴荣刚上台时,非常羞涩,只能鞠躬表达感谢,台下众人的掌声让何兴荣不得不发言,这才有主持人解围,读孩子们的来信,才有了何兴荣听到信的哭泣,以及之后的发言,三个段落推动情节的发展。 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1)结合第十一段“听到大家善意的哄笑声,他圆圆的脸上浮出满满的歉意和笑意,然后就一鞠躬,再鞠躬,张着翅膀一样的手臂,弯腰用肢体语言来谢谢大家”可知,面对大家善意的哄笑,他不生气,只是鞠躬,看出他为人憨厚,质朴。(2)结合第六七段“这个压抑不住哭声的男子就是来深圳做服装生意的湖南小老板——何兴荣”“不久,这群西部的孩子收到了何兴荣为他们买的新衣和文具”可知,何兴荣听到孩子们学习的困难会哭泣,会主动去给需要的孩子送去新衣和文具,看出他的善良,有爱心,有同情心。(3)结合第十一段“他迟疑着不肯上台,直到掌声热烈,呼声连天了,他才匆匆跑步上台。站定后,环顾四周,嘴巴张了半天,愣是红着脸没吐出半个字”可知,当大家让他上台发言时,他非常的羞涩,看出他的孩子气和害羞腼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时评,完成下面小题。

疫情如镜子,照见了人心

刘维涛

①“在这场大灾面前,如果不在里面起点作用的话,我们就感到羞愧。”说这话的是刘良教授。疫情扑朔迷离,他带领团队解剖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这是极其危险的工作。刘教授的话很朴素,却如有千钧之力,令人顿生敬意。

②疫情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人心。

③它照见了忠勇之心。进入密闭的手术室解剖遗体,就如同走进了核辐射区。当病毒猖獗肆虐,作为人类探索未知的先锋,很多专业人士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逆着人流,如同人类社会派出的精锐部队,用自己的知识构筑防线、冲锋陷阵。他们忠于职业,为人类最终的胜利一点点累积着胜势。

④它照见了忠诚之心。84岁的钟南山院士,17年前力战非典;今又如老黄忠披挂上阵,他顶着重重压力,说出“人可传人”的判断。人们从他坚毅的泪光中,读到了知识分子的风骨、良知和悲悯。医者如梁武东、黄文军、刘智明……他们冲锋在前,直面病毒,与死神抗争,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他们忠于真理,用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⑤它照见了忠良之心。社区工作者、民警、保安、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站在街角、守在门口,这些日子是多么被人需要。当然,更有让全国人民深深同情和感谢的千万武汉百姓,隐忍牺牲,坚强不屈,顾全大局。他们忠于良心,扎紧抗疫的“篱笆”,守护心中的烛火,捍卫平凡的荣光。

⑥孟子曰:虽千万人吾往矣。一股浩然之气、英雄之气,始终奔腾激荡于炎黄子孙的血脉。抗击疫情以来,这一脉相传的英雄气概,感动着我们,振奋着我们,也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安全感。基辛格在他的《论中国》中感慨:“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最勇敢的人,也就是鲁迅先生笔下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⑦镜子照见星空和道德,也照见阴沟与不堪。

⑧有人为官一方,却无治事之谋、决断之勇,成天捧着自己的乌纱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有人倒是一身武功,但面对困难,忘记了“初心使命”,敷衍应付,左躲右闪;有人一身名头,顶着桂冠不担当,带着光环不发光,面对矛盾往后出溜,面对质疑慌忙“甩锅”;还有的人临阵脱逃,丢盔弃甲,丑态毕露……

⑨当然,也有人隐瞒行程、隐瞒病情,致使自己成为病毒突破口,殃及一条线、一大片;甚至有人利欲熏心,借机诈骗、制贩假口罩,发国难财……大疫当前,挑战道德和法律底线,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⑩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流传下一句“多难兴邦”。灾难磨砺人的精神,当养成一种坚韧而顽强的民族精神,愈挫愈奋,生生不息,这个民族将无往而不胜。疫情之后,当发挥文化的自净功能,激浊扬清——让高贵的得到应有的褒扬,让卑鄙的受到应有的惩罚,让向上向善成为普遍的社会追求。

疫情这面镜子,更是照见你我每一个人,照见我们的内心。给冲锋者以顶礼,给忠勇者以力量,给奉献者以鲜花,给良善者以祝福;同时,还要给冷漠者以呵斥,给轻贱者以鄙夷,给无耻者以唾弃、给不法者以绳索。

(选自2020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第①段以刘良教授的言行开篇,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⑥段升华感情,论述拥有忠勇、忠诚、忠良之心的人是中国的脊梁。

B.第⑦段是过渡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⑩段划线句子,作现实性分析,疫情过后应当发挥文化的惩恶扬善的自净功能。

D.全文是分总结构,先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篇末总结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期待中,期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是鹰,你就该长空搏击;是鱼,你就要水中遨游……成为精英固然很好,成为快乐充实的自己,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请以“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作文

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眼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1.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2)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3.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

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2)______________

 

 

2.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3.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4.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