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还不清的“账” 程存孝 马蜂窝捅不得,但我就捅过,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还不清的“账”

程存孝

马蜂窝捅不得,但我就捅过,我和弟弟差点儿没被马蜂蜇死。

我十三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弟弟跑到前大沟瞅小鸟,发现不断有“土蜂”从墙上一个小窟窿眼儿里进进出出。我想,里边一定有很多蜂蜜,便撺掇弟弟一块儿捅了它,解解馋,弟弟说“行”。于是,我们跑回家从头到脚武装起来:我穿上夹袄夹裤,戴上手套,绑紧袖口、裤脚,用一张小筛面箩罩到脸上,再用一条毛围脖将脑袋、箩圈、脖子缠了个严严实实,将一块毛毯叠成两层,中间穿了一根绳子,披到身上,系紧;至于弟弟,只打算让他跟我做个伴儿,没打算让他上手。所以,没让他多穿戴什么。两个人“结束”停当,我扛了一把镢头,让他背了把破扫帚,便出发了。

到了那里,担心弟弟被土蜂蜇,让他趴在远处,因为马蜂只往上看。我放心大胆地抡起镢头,照准那个窟窿眼儿就刨。一镢头下去,刨出一个箩头大的圆洞,洞顶吊着一个洗脸盆大小的蜂巢。这时,只见无数只黄蜂“嗡”地一下向我扑来。但我不害怕,心想,我防护得这么严实,怕它咋的?就继续抡起镢头刨。

又刨了一镢头,突然感到浑身像挨千刀万剐!糟糕,土蜂们钻进我衣服里来蜇我了,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钻进来的。我本能地扔下镢头就跑,但无数只毒蜂就像一团黄烟,将我团团围住,往死里蜇我。

在这生死关头,只见毫无防护的弟弟挥舞着扫帚拼命扑打蜇我的蜂群。我立即高喊:“别管我,你快跑!”但他就是不听,只顾扑打我身上的毒蜂,以至于将很多毒蜂引到了他身上。一个九岁的孩子瞬间便成了一个活动的“马蜂窝”!

我们跑出百米远之后,蜂群仍然穷追不舍,蜇得我都感觉不到疼了。我穿戴得太厚,也没用,实在跑不动了!索性将围脖、箩子、毯子扔掉,满地打滚儿。

令我惊骇不已的是,弟弟还是只顾朝我身上拍打,打了前胸打后背,我却毫无办法帮他,只有打滚儿的份儿。

事后,我不解地问他:“当时叫你跑,你为什么不跑?就不怕蜇死你?”他竟羞得满脸绯红道:“哥,你看你说的,谁让你是俺哥呢?”直到现在,我想起他这句话都想掉泪。

待我们丢盔卸甲、灰头土脸跑回家里时,弟弟脸色煞白,“咚”的一声裁倒在地。这可把全家吓蒙了。俺娘撩起弟弟的衣襟惊诧道:“是谁打你们了?打得红青黑烂、膀眉肿眼,没个人样了。”

在俺娘的再三追问下,我只好嗫嚅着道出了实情。俺爹听后嚷道:“你个傻种,土蜂都是吃虫子的,哪来的蜜让你解馋?你弟弟要有个三长两短,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时,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气也出不动了。奶奶一看大事不好,对俺爹嚷道:“还不快去割黄蒿搓,再晚人就没了。”

只见俺爹顺手从墙上取下一张镰,跑到庄下割黄蒿。很快就割了一小捆,把我俩的衣裤脱个精光,抱到炕上,拿黄蒿在我们身上不停地搓,搓了前边搓后边。由于身上肿得厉害,不一会儿,我俩都变成了明晃晃的“绿种人”,活像两个绿色的大塑料娃娃。为防止搓破皮化脓,俺娘将两大捆黄蒿先用铡草刀铡碎,再用碾子碾成绿糊糊,昼夜摊到我俩身上,不停地更换,往外吸毒。经过十来天的“绿色洗礼”,我俩算是都活过来了,不过,身上都蜕了一层绿皮。

从此,我感到欠下弟弟一笔“账”,也欠下全家一笔“账”,永远也还不清。

(选自《意林》2019年13期)

1.请结合文中的语句,简要概括“我”欠下弟弟一笔怎样的“账”。

2.体会文中加点词“撺掇”的意思与下列哪句话中 “撺掇”的意思相同(    )。

A.你这边房子七八也待盖了,撺掇匠人,早些装修、油漆停当。

B.一时庄家忙动,仗赖你娘子又好在厨房撺掇。

C.他怪我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

D.王婆和那妇人谢道:“难得何九叔撺掇,回家一发相谢。”

3.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要求作简要回答。

⑴这时,只见无数只黄蜂“嗡”地一下向我扑来。(该句中的动词“扑”能否改为“飞”,为什么?)

⑵我立即高喊:“别管我,你快跑!”(该句使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5.本文标题中的“账”运用了双引号,表示其有特殊含义,你认为它指的是什么?如果将标题改为“掏马蜂窝的那件往事”,从效果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1.在生死关头,毫无防护的弟弟不顾危险,拼命扑打蛰“我”的蜂群,将毒蜂引到自己身上,差点被蛰死。 2.C 3.(1)不能;“扑”这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黄蜂数量之多、速度之快,“飞”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担心弟弟被蜂群蛰伤的焦急与害怕的心情。 4.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揭示文章主旨,表达了“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 5.亲情;“还不清的‘账’”更好,因为这个题目设有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它是文章的文眼,暗含文章主旨,“掏马蜂窝的那件往事”则显得平淡直白了些。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这里要求概括“我”欠下弟弟一笔怎样的“账”,注意要扣住“弟弟”这一人物来概括。阅读文章可知,“我”和弟弟前去捅蜂窝,结果“我”被蜂群蜇到,在生死关头,毫无防护的弟弟不顾危险,拼命扑打蜇“我”的蜂群,将毒蜂引到自己身上,差点被蜇死。据此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分析。 文中加点词“撺掇”的含义是“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 A项“撺掇”是“催促”之意; B项“撺掇”是“张罗,安排”之意; C项“撺掇”是“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之意; D项“撺掇”是“帮助”之意; 故选C。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理解。第①问,该句中的动词“扑”不能改为“飞”,因为“扑”写出了黄蜂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当时情况紧急,弟弟只能用身子扑下来,而“飞”则没有此种效果。第②问,“别管我,你快跑!”显然是语言描写,当时情况紧急,十分危险,“我”朝着弟弟高喊“别管我,你快跑”,流露出“我”担心弟弟被蜇伤的焦急与害怕。 4.本题考查对文段作用的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分析。“我感到欠下弟弟一笔‘账’,也欠下全家一笔‘账’,永远也还不清”在文末总结全文,照应标题“还不清的‘账’”。同时,文章表达了“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最后一段能揭示文章这一主旨,表现了他们对“我”的帮助是无价的,“我”感激之至。 5.本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作用。含义上,本文标题中的“账”实际上是弟弟及家人对“我”的浓厚亲情,能表达“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作用上,“还不清的‘账’”这个题目设置了悬念,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暗含了“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这一主旨。如果将标题改为“掏马蜂窝的那件往事”,则直白而无韵味。所以“还不清的‘账’”更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②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③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④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片大树林了吧!

⑤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⑥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⑦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⑧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1.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加点词是什么词性?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采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的?有何好处?

3.选文第⑧段划线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植树的牧羊人》被拍成动画片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发表观后感。下面是摘录的一些博客内容,请你在自己的博客上也发表一些评论。   

痴心不改:孤独的牧羊人虽说生活单调,但是他的生活还是有动力的,有盼头的。他总是盼着这块土地能够蔚然成林,人们生活幸福。

低调者:牧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幸福很难维持的,想获得长久的幸福,就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要爱护环境、珍惜我们的资源。

你的博客名:

评论:

 

查看答案

(题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生活,随时都会有许多收货。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学习语文,关注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年度热词盘点

(2)(分组活动)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年度热词盘点”活动,搜集了2016年度盘点的汉字词,其中“刷”稳居2016年《新周刊》榜首。其原因是:2016年是狠狠“刷”的一年,人人都是“刷一代”,刷微博、刷微信、刷淘宝、刷直播、刷网剧……我刷故我在。刷,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人类速写。

请盘点你的初三生活,试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并工整地写在下边田字格中,再作简要描述。

(3)(活动心得)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家纷纷发表感言:

“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生活是语文!”

“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请参与活动的你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吧!(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1)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2)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3)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运用了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有非凡的想象力,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他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B.“贵”字常常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吃饭了没有;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C.《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后庭花,是教坊名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该曲是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这句话点燃了亿万中国人民创造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激情。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D.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