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
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风”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几个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编自《〈清明上河图〉中清明民俗》有改动)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
(2)(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②________,阴阳割昏晓。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④《泊秦淮》中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注)①楚之还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亭亭净植 植:种植
B.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C.不为无人而不芳 芳:芳香
D.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下车引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何陋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3处)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D.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报纸杂志”“改革开放”“油盐酱醋”“调查研究”“深受感动”都是并列短语。
B.“一泓泉水”“外国朋友”“生日礼物”“大家唱歌”“更加坚强”都是偏正短语。
C.“喷出火焰”“看到长城”“放松下来”“热爱祖国”“安排任务”都是动宾短语。
D.“的”“地”“得”“所”“似的”都是结构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