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中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句中的“凡是”能去掉吗?为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节选段落,说说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1.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顺序:逻辑顺序。 2.不能去掉,“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作比较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4.“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 第一问:考查说明对象。判断说明对象,本题可采用抓关键句、反复句的方法。①段“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段“首先是纬度”,③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④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⑤段“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这些句子,可以判断本文主要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为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即: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二问:考查说明顺序。选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最后是古今差异。从主要到次要,故判断为逻辑顺序。 2.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先表明观点,不能去掉。“凡是”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说明无一例外。结合句子理解,说明“只要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没有例外。“凡是”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划线句子说明济南和烟台的苹果开花的不同情况,判断为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纬度相差无几的济南和烟台两地苹果开花的时间差异的比较,突出地说明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4. 本题考查文题的作用。将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俗化,使读者易懂。文题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大道之行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处处____________      (2)故人不独亲其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业                    不足外人道也

B.男女衣着,如外人                事无大小,以咨之

C.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渔人甚异                       大道行也

3.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1)其中往来种作。

(2)讲信修睦。

5.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6.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7.你认为《桃花源记》所写的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真实存在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学校近期将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马说》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到夏季,我们都要依次经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处暑六个节气。

B.《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古人称自己或家人时往往会用谦逊的态度,如“鄙人”“拙荆”;称呼对方的家人时为了表示尊重,往往会使用尊称,如“令尊”“令爱”。

D.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