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
B. “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 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时常用“婵娟”代指月亮;“须眉”代指男子,“巾帼”代指女子。
B.“樱桃桑程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
C.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
D.我国古代文学中,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八十岁被称为“古稀”。
(原创)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是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指降职远调的人。
B.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有扫墓、祭祖、放风筝、踏青的习俗。
C.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
D.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院试三年考两次,是由中央特派官员主考,通过者称“举人”。
(原创)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处暑”代表着炎热暑期即将过去。“处”有“止息”的意思。
B.科举考试中,殿试录取进士分为三等,叫三甲,榜用黄纸写,所以称黄甲。
C.古人称自己或家人时用谦称,如“鄙人”“拙荆”;称呼对方的家人时用尊称,如“令千金”“令爱”。
D.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相互对应的,其中子为兔,未为羊,亥为狗。
(原创)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后用“总角”代指儿童。
B.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为“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C.季节与节气是相互对应的,比如春季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芒种、春分、白露、谷雨。
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原创)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毕业将近,同学们互赠礼物,小丁激动地对小伙伴说:“你的礼物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的!”
B.汉语中常用“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C.汉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表意文字。例如:“山”“水”“木”是象形字,“仙”“众”“林”是会意字。
D.十二生肖中的鸡属相可以用地支中的“酉”来表示,猪属相用“亥”来表示,鼠属相用“子”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