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

阅读理解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群童抱茅,引起诗人强烈的愤恨,所以说群童如“盗贼”一般,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厌恶之情。

B.“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连绵的特点。“长夜”既指诗人笔下凄风苦雨的秋夜,又暗指当时动荡艰难的时局。

C.《登高》首联是诗人首先看到的景象。疾风、白沙、小洲、啸猿、飞鸟,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的“悲秋”定下了基调。

D.《登高》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艰难身世的感慨。

 

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词的赏析。A项中“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厌恶之情”理解有误,这里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卖炭翁》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进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小说。作者是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小说塑造了众多革命者的形象:除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外,还有保尔的革命领路人____________以及冬妮亚、谢廖沙和达雅。这是一幅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

B.《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呐喊》。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也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顿时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感到一直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A.“攀谈”“咳嗽”“耽误”是动词,“瘦弱”“笨拙”是形容词。

B.“惊奇地发现”“好好读书” “老人的故事”都是偏正结构短语。

C.划横线的句子中,“老人”是主语,“饱经风霜”是状语,“出现”是谓语,“笑容”是宾语。

D.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是“一直感到”。

 

查看答案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________阴影。

(2)今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____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谈论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___;又要有世界视野,不盲目乐观。

A. 蒙受 弘扬 妄自菲薄    B. 蒙受 宣扬 妄自尊大

C. 承受  弘扬  妄自尊大    D. 承受  宣扬  妄自菲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