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文章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⑤段写路人的表现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赏析第段划线句子。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深刻含义。

5.阅读⑦--⑩段内容,简要概括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6.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父亲打扫公共楼梯;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 2.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与父亲的热情友善现成鲜明对比。 3.比喻(或对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以上意思对即可) 4.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 5.友善待人;重义轻财;处理矛盾不偏激,用宽容的心态对人对事;循循善诱。(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6.看法一:认同。理由如: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友。 看法二:不认同。理由如: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害社会的良序约俗。(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文章②段结合“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可概括为: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第⑤段结合“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可概括为:父亲打扫公共楼梯;第⑤段结合“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可概括为: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第⑦⑧段结合“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等可概括为: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 2.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划线句中,“诧异”“慌乱”是对路人的神态描写,“看”“停”“点”“离去”是对路人的动作描写,结合“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可知,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再结合句前的“父亲没吱声”“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可知,这些路人的不安与慌乱又与父亲的热情友善现成鲜明对比。 3. 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解答时,注意分析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表达效果。从修辞上看,这句话中的将“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方式”比作“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拿尖锐的刀子划过”与“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又形成对比。结合第⑩段父亲的话可知,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即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即可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解决。 4.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本标题的深层含义需结合文章的主旨句“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来理解,“轻放”即告诉人们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不是偏激,而是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处理。 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根据题干要求,从⑦—⑩段中去寻找答案。结合⑦段父亲的语言“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可知,父亲能友善待人; 结合⑧段父亲的动作“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及他的语言“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可知,父亲重义轻财;结合⑩段父亲的语言“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可知,父亲对我循循善诱,告诉我处理矛盾不要偏激,要用宽容的心态对人对事。 6.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回答时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认同。结合父亲的语言“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可知,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朋友的真假。 示例二:不认同。因为如果如父亲那样对于一个爱占便宜的人,一个不守信用的人一味地去宽容,那就是纵容,因为“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从而导致他们可能会因恶小而为之,这样长久下去最终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破坏诚信、友善、和谐的良好风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纠结的校服

(新闻事件)

2014年3月21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北师大二附中访问的镜头中,出现了学生们穿着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的画面。随即有网友跳出来吐槽,该校服“太减分”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网上声音)

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网友们并非真正了解我校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看法,总体来说,我们学生还是挺喜欢那套蓝白校服的,这是北师大二附中的一种标志,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还穿我们的校服,说明他们对那套校服还是很留恋的。

雨打荷叶:我倒是蛮喜欢孩子现在的校服的,便宜、实用、洗起来省力,款式还过得去。小孩嘛,讲究漂亮干什么!最好天天穿校服,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之间的攀比,也可以防止他们因爱美而影响学习。

家有儿女:学生穿校服是应该的,可学校图方便,统一订购来的校服在质量上打了折扣,夏天校服太薄,我家女儿就不肯穿。这两年来个儿蹿了很多,校服又显短了,前几天还为穿校服跟我怄气呢,真拿她没办法!

羡慕哥:嘻,要是能穿上《 继承者们》 中李敏镐的那套校服,我就更酷了,天天穿也愿意。那件蓝西服,好帅!

(专家观点)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王东:全区统一校服,好处很多。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保证,还可避免校际之间校服参差不齐的现象。

北京服装学院顾远渊:校服的设计要考虑学校身份识别功能,便于校际之间区分,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一所学校最好多设计几套不同功能的校服,满足不同场合的穿着需要。

(调查统计)

某中学关于校服关注点的调查统计图

(两地采风)

(材料1)

重庆巴蜀中学校服是巴蜀学子最喜爱的服装。校服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家长、老师的观点与意见,让他们全程参与校服的研发过程。做到了学校“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和年轻学子青春风采的完美结合。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被作为校服改革的典范向全国推介。

(材料2)

香港各类中小学校学生每天都要穿校服。每所学校均有校服自主选择权,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除夏装和冬装校服外,还有体育课专用服、西装礼服等。很多学校借校服来彰显自己的学校文化。不过,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很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

(相关材料摘自互联网)

1.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认为,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喜欢那套蓝白校服,蓝白校服已是他们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已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B.巴蜀中学校服改革的做法之所以被央视作为典范向全国推介,是因为学校在校服设计中融入了“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

C.“调查统计”显示,家长与学生在校服关注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比较关注校服的实用性,而学生更在意校服的美观性。

D.香港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而内地一些学校的学生羡慕香港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

2.对于校服,人们“纠结”哪些问题?请根据“网上声音”和“专家观点”作简要归纳。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潭中鱼百许头         (2)往来翕忽

(3)为雪堂               (4)不甚甘

2.翻译下面句子。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

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2处)

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________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_________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群童抱茅,引起诗人强烈的愤恨,所以说群童如“盗贼”一般,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厌恶之情。

B.“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连绵的特点。“长夜”既指诗人笔下凄风苦雨的秋夜,又暗指当时动荡艰难的时局。

C.《登高》首联是诗人首先看到的景象。疾风、白沙、小洲、啸猿、飞鸟,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的“悲秋”定下了基调。

D.《登高》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艰难身世的感慨。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卖炭翁》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进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小说。作者是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小说塑造了众多革命者的形象:除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外,还有保尔的革命领路人____________以及冬妮亚、谢廖沙和达雅。这是一幅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