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材料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三:循环经济就是让能源和物质在经济活动中循环流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资源得到最充分和持久的使用,并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传统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示意图;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材料四: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时期的社会主调。创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和谐。
材料五: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3分)
(2)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3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两个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建议或措施。(2分)
(4)我们青少年学生能够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做什么?(4分)
材料: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2002-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年份 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2002 3006.1
2003 3352.14
2004 3854.33
2005 4527.77
2006 5464.27
2007 7065.35
(1)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2)我国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分
(3)看到上述材料,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怎么做(2分)
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除了其特有的书法、对联、诗词等艺术形式外,还有能极为准确表达语意的成语,这更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请回答:
(1)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2分)
(2)请列举一些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成语或对联。(至少四个)(2分)
(3)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形式?试举二至三例。(2分)
材料一 据数据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已超过13亿,从1990年到2000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07%,使我国人口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达到高峰值(接近16亿)
材料二 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144个国家中的排序
主要资源 总量排序 人均排序
耕地资源 第五 126位以后
森林资源 第四 107位以后
淡水资源 第 六 55位以后
材料三 我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或重金属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全国35个较大的淡水湖,有17个遭到严重污染。
(1)三则材料分别体现我们国家的哪些问题?(3分)
(2)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做些什么?(至少两个观点2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让世界瞩目,然而中国在许多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中国必须继续努力。”
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4分)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