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 1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网友们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舆论焦点。
材料二:根据对公安部开展的新一轮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的调查了解,街头乞讨的未成年人中,由父母携带外出乞讨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怎样的保护? 材料二反映了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哪一保护? 这一保护在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居于怎样的地位?(6分)
(2)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微博打拐”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什么权利的保护?(2分)为什么要这么做?(8分)
(3)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让未成年人快乐与安全同行呢?(4分)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寒窗苦读几十载,屡试不第,不想54岁时,忽报金榜提名,面对梦寐以求的喜讯,极度高兴,以致喜而发疯,精神失常。
(1)范进中举便“喜极而疯”这告诉我们情绪的表达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5分)
(2)上述事例启示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处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5分)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一个对日本人民刻骨铭心的时刻。特大地震,超强海啸,严重核泄漏, 三大劫难接踵而至,日本列岛灾情惨烈,世所罕见。开裂的地缝,咆哮的巨浪,扭曲的桥梁,核爆炸的阴云……这些曾出现在电影《2012》里的镜头竟如此真实地出现在日本的国土上。灾难的不期而至与人类对未知的忧虑竟如此地不谋而合。我们无法抗拒灾难的发生,但需要从灾难的悸痛之中寻找启示,学会思考……
材料二:近年来,地震、旱灾、冰灾、水灾各种灾难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人类越来越意识到:是该珍爱大自然、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时候了,是灾难教会了我们珍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二告诉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应该是什么?(3分)
(2)“各种灾难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我们无法抗拒灾难的发生,但需要从灾难的悸痛之中寻找启示,学会思考”,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灾难中你得到的最大的启示?(7分)
我们每个人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
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基地,因此,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司法保护只是针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一项专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