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暑假的苏州街头,时常可见苏州文明交通志愿者在行动。他们在执勤交警的指导下,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劝阻,为行人提供交通指引和咨询,成了道路上最美丽的风景。在这一行动中,你应感悟到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是
A.感受社会变化 B.关心社会发展 C.不做“看客” D.自觉服务社会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此回答题目。
1.上述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的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④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学业进修、技术培训等现象在社会上的普及体现的观念主要是
A.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B.自信心非常重要
C.注重精神享受,忽略物质享受 D.学习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材料一:100年前,在上海的租界地,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一些华侨富商被外国人辱骂为“贫穷中国抢食狗”,令中国人倍感羞辱。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记耻辱史,增强自尊心,弘扬自信心,团结一心,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材料三: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威严、壮观的阅兵仪式和热烈、欢腾的群众游行充分展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令世人震撼,外电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解放前的贫穷落后遭羞辱到今天的繁荣富强扬国威,中国发生的巨变说明了我们在面对耻辱时所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2分)
(2)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的原因之一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了信心,结合《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培养你的自信心? (3分)
(3)中国人民的自尊知耻对民族发展有何积极作用?(2分)
(4)在学习、生活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自尊的人?(4分)
2012年9月1日,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里,我们走进了中学,我们是那么的兴奋:“我是中学生了!”,这里面透着的是
一份自尊和自信。但面对新的校园、新的老师和同学,学着新的科目,我又感
到有些不适应:这么多的功课我都能学好吗?我能交到新朋友吗?……
请运用课本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个新的集体里,怎样相处才能成为好朋友?(2分)
(2)在新的环境里,我们应怎样适应学校的生活?(5分)
材料一:美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在某中学新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在其中一个班宣布:你们是经过精选出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之后他没有露过面,也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十几年追踪研究得出惊人的结果,这一个班的人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许多人出类拔萃。有的成为科学家,有的成为名律师,有的成为教授等等。
材料二:面对期中考试,许多同学都有心虚的感受,特别是遇到关乎升学的重大考试,有的同学就会“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校长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上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没有我不会的题”。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2分)
(2)李平同学按照校长的教导,在考试中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好成绩。试想,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会有什么影响?(4分)
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民族耻辱感的基础上萌
动、产生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