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的伟...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错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今,可口可乐、麦当劳快餐、松下电器等舶来品,已为中国人所熟悉,它们甚至成了一些中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中国民族文化已难再传承,将被逐渐淘汰

B.外来文化都很优秀,我们要全部吸收

C.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必须拒绝一切外国文化

D.多元的世界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失去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而要宣传、弘扬、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这说明

A.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B.传承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

C.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世界,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D.在国际竞争中,经济、科技的竞争已不太重要

 

查看答案

2012年暑假的苏州街头,时常可见苏州文明交通志愿者在行动。他们在执勤交警的指导下,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劝阻,为行人提供交通指引和咨询,成了道路上最美丽的风景。在这一行动中,你应感悟到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是

A.感受社会变化  B.关心社会发展    C.不做“看客” D.自觉服务社会

 

查看答案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此回答题目。

1.上述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的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④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学业进修、技术培训等现象在社会上的普及体现的观念主要是

A.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B.自信心非常重要

C.注重精神享受,忽略物质享受                             D.学习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查看答案

材料一:100年前,在上海的租界地,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一些华侨富商被外国人辱骂为“贫穷中国抢食狗”,令中国人倍感羞辱。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记耻辱史,增强自尊心,弘扬自信心,团结一心,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材料三: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威严、壮观的阅兵仪式和热烈、欢腾的群众游行充分展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令世人震撼,外电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解放前的贫穷落后遭羞辱到今天的繁荣富强扬国威,中国发生的巨变说明了我们在面对耻辱时所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2分)

(2)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的原因之一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了信心,结合《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培养你的自信心? (3分)

(3)中国人民的自尊知耻对民族发展有何积极作用?(2分)

(4)在学习、生活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自尊的人?(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