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2年5月8日20时30分,佳木斯市某中学下晚自习的学生涌向校门,一...

材料一:2012年5月8日20时30分,佳木斯市某中学下晚自习的学生涌向校门,一大客车突然失控,连撞两车后向校门口的学生撞来。危急关头,张丽莉老师迅速推开了身边的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张老师用行动书写的“大爱”感动了国人,被人们誉为“最美教师”。

(1)你觉得张丽莉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4分)

(2)张丽莉老师为救学生而双腿高位截肢,为承担责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此你是怎么看的?(6分)

材料二:2012年4月27日,市委书记姜杰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作了《担当成就伟业》的重要讲话: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一项开创性的宏伟事业,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拼搏进取,不辱使命。一句话,就是要勇于担当。担当,就是一事当前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奋力开拓。

为学习担当精神,同学们搜集到了孟佩杰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感人事迹,诠释了对“担当”的理解。

孟佩杰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她要买菜做饭,为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后来,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细心照料养母。她赢得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荣誉。

(3)你认为孟佩杰是怎样践行担当精神的?(6分)

(4)作为中学生,你承担过哪些社会责任,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的?(4分)

 

(1)富有爱心、无私奉献、舍己救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等。(4分) (2)①承担责任总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人们不能因此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②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6分) (3)①她多年来细心照顾养母,体现了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②她对养母不离不弃,扮演了女儿的角色,积极承担了女儿的责任。 ③她从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养成了负责任的习惯。 ④她既照顾养母,又刻苦学习,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进行选择,做到了统筹兼顾。 ⑤她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赢得了社会赞成票。  (每一点2分,只要回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4)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及时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履行了孝敬父母的义务;在学校刻苦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维护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参加过清除非法小广告的社会实践活动,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两点 【解析】 试题分析:(1)张丽莉在面临险境而毅然推开学生,可见其富有爱心、无私奉献。她用自己的受伤来换取学生的安全,可见其舍己救人。她把救助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可见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回答问题时要从这些角度来回答。 (2)张丽莉因为承担责任而付出了代价,可见其没有逃避责任,推卸责任。而是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的发展。本题中必须围绕责任的角度思考。 (3)本题从感动中国人物中选举材料,使材料的先进性、实用性、榜样性更有说服力。学生要从孟佩杰的典型实例中分析她的优秀品质并向她学习。 (4)考查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过哪些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结合题目要求和考查相关知识灵活组织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

1.维护社会公平只是政府和社会的事,与公民个人无关。

判断:(      )

理由:                                                                     

                                                                           

                                                                           

2.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判断:(     )

理由:                                                                    

                                                                          

                                                                          

3.在学校里,青少年的身份是学生,因此学习是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唯一任务。

判断:(      )

理由:                                                                    

                                                                          

                                                                          

4.在现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判断:(      )

理由:                                                                    

                                                                          

                                                                          

 

查看答案

“十二五”规划为我们绘就民富蓝图: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了什么?(6分)

(2)面对“十二五”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请说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8分)

 

查看答案

我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状况比较(单位:元)

 时间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乡收入比

  1978年

      343.4

     133.6

  2.6:1

  1998年

      5425.1

     2162.0

  2.5:1

  2009年

      17175

     5153

  3.3:1

  2010年

      19109

     5919

  3.2:1

(1)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尽快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实现收入公平?(6分)

 

查看答案

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一文中提出,收入分配首先要改变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现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

①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②在改革开放中必须使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③我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能使我国尽快成为发达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神舟”八号发射升空……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

A.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

B.实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C.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