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11分)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

11分)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外宾时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的外交的特征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当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有什么新的调整?(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请举例说明(至少2例)。旧中国、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局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5分)

 

(1)屈辱的外交。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见P29(2分) 旧中国、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局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是硬道理。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或:坚持……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 【解析】 试题分析:(1)题文中周恩来说是是跪在地上办外交,是对他国的屈服,说明是屈辱外交。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说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也不会与任何大国结盟。 (3)根据教材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旧中国、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局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是硬道理。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考点:(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屈辱外交。 (2)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家,是孤雁向往的巢,船舶停靠的岸,落叶回归的根。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殷切的期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 庆祝香港回归

1)请问“澳门回归”是在什么时候? “香港回家啦”,为什么要“告慰小平”?(3分)

材料二:201110月,《富春山居图》山水巨作启动团圆梦,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温家宝总理:“我希望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更高的愿望,就是让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山河得以实现,让一个完整的《富春山居图》永远合璧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愿望。”

2)有人说“虽然此画分离在海峡两岸,但都是在中国”,这一观点蕴含了什么道理?《富春山居图》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寄托了两岸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4分)

3)目前“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山河”还没有实现是因为遇到了怎样的阻力?(2分)

4)早日完成温总理的殷切“期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青少年能为此做些什么?(3分)

 

查看答案

德国媒体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等。”这充分说明中国

A.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B.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已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D.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20121月底,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拟对钓鱼岛附属岛礁命名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这表明我国(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查看答案

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我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的这一立场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表明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不宜采取直接对抗的方式  ③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④表明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两岸加强经济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D.遵守合作共赢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