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上看,能够体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A.宪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B.宪法制定和修改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
C.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以下最能体现习主席观点的是
A.维护公平 B.维护正义 C.明辨是非 D.为人正直
材料一:手机上网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不良信息开始利用上网手机在青少年中蔓延。有人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有人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人肉搜索更是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有识之士呼吁: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材料二:年仅15岁的小虎,不求上进,经常逃学且沉迷于网络游戏,又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变得厌倦学习、品行低劣。
材料三:暑假中,晶晶一家到外地旅游。晶晶用学到的摄影技术,一路上拍摄了不少照片。回家后,她精选出一部分照片,在照片下面记下旅行感受,制作了电子相册《行走的风景——暑期生活情趣》,并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里,与父母和好友分享暑假生活的感受。
(1)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沉溺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负面影响。(6分)
(2)请你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6分)
(3)“青少年正处在步人成年的转折时期,要过好人生的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运用第四单元《分清是非》的有关内容,谈谈以上三则材料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启发?(9分)
材料一:2013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新制定两部法律《旅游法》和《特种设备安全法》,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出重要修改,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二:2013年12月4日“法治宣传日”活动主题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知要求: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
(1)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上述法律依据是什么?(3分)为什么以它为依据?(6分)
(2)在宪法实施过程中,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6分)
马年春晚上的小品《扶不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原本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如今却成了一道尴尬的难题。表面上看,源于个体的遭遇使得人们对做好事产生了顾虑;深层次分析起来,无不是一种道德淹没,使得趋利避害与舍生取义发生错位,让不少人面对可能的风险和损失畏葸不前。小品结尾那句“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给人很大的心灵震撼。
请你从维护正义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难题”的看法。(16分)
走在大街你会发现:在电线杆上、临街房屋的外墙上、电话亭等等涂有办证、贷款、黑车销售等的电话号码,对这种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方便了人们的需求 B.是一种公益性的行为
C.是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D.是获得财富的合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