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A.铁人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雷锋精神
2014年8月16—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在南京成功举行,在青奥会赛场内外,在南京街头巷尾,活跃着青奥会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构成了青奥赛场内外一道多彩的风景。
青奥会期间,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动员了5000余名平安志愿者,他们大多年过花甲,但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在辖区内的每一个街角,都有他们认真执勤的身影。今年68岁的陈培根和65岁的庞巧英是一对夫妻志愿者,早上他们一同出门,去往不同的地点执勤。 “作为一名南京人,能为青奥会站岗我感到很光荣!每天都很充实快乐!”庞巧英说。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3分)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呢?(4分)
(3)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至少写出两例,2分)
(4)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4分)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对联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文化,它融入了百姓的真情实感,并折射出日新月异的时代色彩,如:
上联:改革开放添异彩 下联:经济建设展宏图
上联:富国强民小康社会创盛世 下联:指路导航党的路线照中华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2分)
(2)请分析材料一、二中的反映出的现象的原因。 (6分)
(3)请谈谈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新学期,某中学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活动采取“一票否决”的做法,凡是班中有一位同学违反“文明班”评比相关规定,则取消该班“文明班”评比资格,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学生小陈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
学生小李认为:这一做法限制了个人作用,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与进步。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进行评析。
(8分)央视马年春晚播出小品《扶不扶》后,“扶不扶”已经成为今年热词。2014年2月,在深圳发生了两起现实版《扶不扶》。一名女子晕倒在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而死亡,另一名女子则因乘客自发扶起急救而幸运地生还。扶还是不扶?针对这个问题,2月27日下午,深圳晚报派出三路记者进行了现场测试,下图即为现场测试情景。事件报道后,某校九年级一班在思想品德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学习和讨论,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该“扶”。请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扶”的理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6代,我去买6袋苹果。”要解决这一网络流行语所折射的社会问题,最根本的是( )
A.开展扶贫救助,保障改善民生
B.禁止奢侈消费,提倡勤俭节约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