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中学生,意味着我们( )
A.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和责任感
B.可以完全独立了
C.可以不听老师、父母的话了
D.学习成绩从此变好了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下列对校训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
②它约束的是成绩差的学生
③它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
④它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宗旨、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进入初中,你面临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面对新的学校环境,你应该做到( )
①要尽快熟悉新老师、结识新同学
②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生活
③都是陌生人,我只和认识的人一起学习
④要主动伸出友谊的“橄榄枝”,结织新同学
⑤做自己的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别理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走进中学,每位同学都将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扬起理想的风帆。有的同学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 )
①在学习上更加主动、认真和努力
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少参加其他活动,不担任班干部
④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一: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14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1833万。他们在成长中真切地感受着身份差别和待遇差别。以下是流动儿童教育遇到的问题的调查情况
序号 | 流动儿童教育遇到的问题 | 百分比(%) |
① | 户口不在本市影响升学 | 26.8 |
② | 家长没有时间、精力、能力辅导孩子 | 26.8 |
③ | 入学受教育收费太高 | 9.8 |
④ | 孩子与当地人无法很好地交流 | 4.3 |
材料二:政府应更好地担负起为流动人口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受人口流动影响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2)为什么政府应更好地担负起为流动人口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5分)
(3)假如你身边就有流动儿童的同学,你将如何对待他们?(3分)
除了上述材料的措施外,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列举两个,2分)
材料一:2013年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做出重要批示:“各种严重浪费现象的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举办“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调查小组的同学公布了在学校食堂饭后发现的一些现象:
食堂的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馒头、大堆大堆的剩菜随处可见。几乎每顿后,就餐的同学们都能“制造出”几大桶剩菜剩饭。
(1)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针对这种现象,有位同学很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提‘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分)
材料二:2013年1月23日人民网报电:一场“光盘行动”正在我们身边进行。它是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号召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需要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去践行,成为习惯自觉行动。
(3)为了响应“光盘行动”,你将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合理消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