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者和一个擦皮鞋的小孩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你是哪里人?为什么要出来擦皮鞋?
小孩:安徽人,家里穷。
记者:你在哪里读书?
小孩:我不读书,父母说读书要花很多钱。
记者:你想读书吗?
小孩:想,我想自己赚点钱去读书。
根据对话回答问题:
(1)外来民工子女在本地享有受教育权吗?对话中的小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3分)
(2)我国有哪几部法律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6分)
(3)以上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分)
有人认为:如果对方做错了事,决不能原谅对方。原因很简单,就是要让对方受到惩罚。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你支持这种观点吗?为什么?(10分)
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确实存在太多的诱惑,这些诱惑总是以其迷人的一面,引诱着青少年渐渐远离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干扰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诱惑呢?(5分)
(2)你是怎样对付它们的?(5分)
人的一生都在交往,都需要交往,因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悲伤、烦恼、爱与恨,才能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有一部分同学或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或结交了不良朋友。通过学习与体会,你学会了哪些交往的“好招”呢?(10分)
对于我们的学校,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是( )
A.我来学校是读书学习的,不是来建设学校的。因此,我没必要为学校尽什么义务
B.热爱我们的学校,努力为学校做出自己的贡献
C.学校的兴衰是校长和领导的事,我们管不了,只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就行了
D.因为我只有三年是在这个学校度过,所以它的好坏跟我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君子之间的交往是求和谐,并不是一味的投别人所好,盲目附和
B.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求同存异
C.小人之间的交往是同而不和,难得和谐
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迁就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