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1年7月1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继续把节...

2011年7月1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某校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在政教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活动。

(1)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什么发展观、道路、发展战略、基本国策?

(2)结合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谈谈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道路:科学发展道路,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唯一正确可行的道路。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 (2)①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环境: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客观。 ②必要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我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 【解析】 试题解析: (1)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回归教材联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与国家对此采取的基本国策作答; (2)答题要符合题干要求,首先必须答出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即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环境: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客观。据此再回答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及必要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我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 考点: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国策、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3月1日,国家商务部发布消息说,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这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的又一突破。这说明(   )

A.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B.我国的最基本国情已发生改变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D.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③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国家兴则教育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教育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下列说法中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是推动世界科技发展的领头雁             B.中国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     D.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查看答案

2011年5月12日新华网载文指出,中国每年要花费6 000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制造设备;我国出口量很大的纺织业平均只能赚取5%~6%的利润;中国手表产量占全球80%,但每只手表平均出口价格仅为1.3美元,而一只瑞士表的平均出口价格是我国国产手表的300倍。这说明(   )

A.我国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拒绝引进技术

B.要放弃传统工业,只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C.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