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三个甲午年,三个不同的“中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惨败的中国进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中国综合国力逐步跃居世界前列。2014年,又逢甲午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越来越近。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据悉,你校正在准备组织“反思历史,开创未来”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三个甲午年,三个不同的“中国”!请你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4分)
(2)请你谈谈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主要目的。(4分)
(3)“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网上签名留言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写下你的留言。(2分)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大稚·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十七大报告指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注意些什么(至少4方面)?(4分)
(2)请从(1)的答案中任选一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6分)
材料一: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材料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启示我们应加强什么建设?(2分)
(2)材料二中“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什么这么说?(4分)
(3)结合材料谈谈怎样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3分)
“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孝”是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更多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孝”的演变说明( )
A.封建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B.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品质
C.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全盘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张明敏时隔30年再登春晚,而演唱歌曲由《我的中国心》变为《我的中国梦》,一字之差,彰显鲜明的时代主题。下列对中国心与中国梦及其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心是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
③中国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只要具备中国心,就能实现中国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马年春晚舞台上,法国著名影星苏菲·玛索,韩国李敏镐分别与中国歌手同台演出;匈牙利《符号中国》以形体、灯光等各种表现手段,展示出长城、天坛等一个个中国元素。国际友人加盟春晚( )
A.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B.表明世界文化逐步趋同
C.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有利于文化互鉴,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