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中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责任是来自于( )
A.传统的习俗 B.父母亲的期望 C.法律的规定 D.对他人的承诺
关注改善民生 建设全面小康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为深刻理解“两会”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这两句话,小明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
材料二:为“编实、筑牢民生底线”,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潍坊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2013年民生支出达287.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8.2%。例如,完成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328所;投放公共自行车2.5万辆;开工建设保障房20820套,改造农村危房7500套;农村普惠式养老金增加到每月65元……这一系列举措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请你帮助小明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信息。(8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市“编实,筑牢民生底线”的现实意义。(8分)
观察社会现象,深度思考问题
材料一:某研究生2012年的收入所得表
获得方式
| 国有科研单位
| 从国有科研单位获得的养老金 | 私营企业兼职 | 技术转让
| 购买股票分红 |
收入 | 年薪6万 | 1万 | 年薪2万 | 3万 | 2.5万 |
材料二:目前,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20%的高收入和20%低收入户的倍数也在不断增大,在城镇是8.9倍,农村是6.7倍,平均在7到8倍左右。现在的收入结构中,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合计占总人数的64.30%。
(1)从材料一中你读取了怎样了信息?(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哪一个问题?(2分)
(3)请结合当地实际,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6分)
(2)列举我国政府采取的民生举措?(6分)
(3)你将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当地存在的民生问题?(或调查方式有哪些)
材料一:潍坊市奎文区刘华,16年来持之以恒地做好事,做好事已成为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热情地伸出双手,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周围一大批人。2005年起,她发起和组织红网爱心家园网友开展各种义工活动。多年来,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先后发动慈善活动100多起,筹集发放慈善物资100多万元,为社会增添了温暖和感动。
材料二:潍坊市中小学生义工证
(1)刘华和义工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6分)
(2)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潍坊市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6分)
(3)潍坊市号召中小学生参加义工活动,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潍坊市的义工活动做些什么?(6分)
至2011年底,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年初所承诺的为群众办好26件实事已逐件落实,极大改善了民生。山东积极改善民生( )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的社会主义根 本目的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