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文明出游展风采(13分) 链接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排队加塞,乱刻...

文明出游展风采13

链接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被海外一些媒体归纳为中国游客的通病。

链接二2013年7月31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发出“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指出,中国人出境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的形象,都会构成外国人认识中国的感性材料。每位游客都应以文明言行为自己加分,为中国添彩。

1情景体验——阅读链接一后,让你感到最心痛的是什么?2

2问题探究——“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会构成外国人认识中国的感性材料。”据此谈谈为什么要讲礼仪?6

3心灵感悟——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最常用的合乎礼仪的姿态有三种                                                         3

4行为提升——请你为提高中国公民的文明礼仪写一幅宣传标语。2

 

(1)这些游客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危害了国家的荣誉和尊严) 说明: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①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3分) ②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3分) 说明: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6分。 (3)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每空格1分,共3分) (4)示范:“讲礼仪,重礼仪”、“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说明: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国游客的通病,恰好放映了部分中国人的素质低下,这影响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2)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所以说,礼仪关乎到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文明形象,可以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提升我们的整体素质。 (3)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4)为提高中国公民的文明礼仪写一幅宣传标语,一定要能体现出讲究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号召性、鼓动性、参与性等。 考点:礼仪的重要性;讲究礼仪的意义;常用的礼仪姿态;书写礼仪的标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友好交往显魅力15

链接一今年暑假小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少年一起观看以“中国梦”为主题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展示“中国元素”感动各国友人。

链接二小丽是位网络爱好者,她偶然在一家网站论坛里发现了一些指名道姓辱骂自己的帖子,有些帖子甚至公开了她的隐私。

1青奥会期间,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哪些中国元素?3

2小丽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应怎样做友好往来的使者?4分

3链接二中,小丽及同学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请你对下列观点加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8

小丽认为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作出忍让,她想不过是些小事,大度一点,得饶人处且饶人。(   )

小俊认为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小梅认为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小铭认为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查看答案

孝亲敬长学感恩14

链接一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姚厚芝身患重病,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却与时间赛跑,花了3年时间用127万针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只为给孩子攒学费。

链接二2014年6月10日,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劫持了秦开美老师和52名学生。近40分钟里,秦开美老师与其周旋,主动担当人质,说服张泽清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事后她被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

1感恩父母从链接一故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

2亲近父母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应掌握哪些与父母交往的艺术?4

3感恩老师链接二材料在学校老师给了你哪些帮助?2

4亲近老师主动与老师沟通,应掌握哪些有效的方法?4

 

查看答案

2014年春节,谢岩斌千里寻人,主动偿还17年前欠款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这启示我们  

A.借款给别人容易被拖欠              B.为被称赞可适度做秀

C.诚信是做人之本                   D.失信于人也无大碍

 

查看答案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人与人之间平等集中表现在(   )

A.工资收入上的平等                   B.社会地位上的平等

C.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D.体力和精力上平等

 

查看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 

A.关心、尊重、理解他人               B.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C.欣赏他人                           D.能舍己为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